2)1088章 保养怪兽!全运会也许他能五连冠也说不定_体坛之重开的苏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我们从来不缺天赋者,只要好好引导,也许以后跳远项目,也可以登上世界之巅,拿到世界级的金牌。”

  这话他不是说跑步,很多人以为就是激励甚至是套话,但是苏神自己知道,这,绝对不是。

  不过眼下和未来最大的问题还是,怎么把成绩转化到国际大赛上去,不然的话,每次国内可以比出超级成绩,出去就萎靡了,这个事情,还需要好好把握。但是办法是有的,只需要坚持科学发展就没有问题。

  当然,这一届全运会上还有极大的“创新”,那就是第一个非体制内的全运会冠军,开始诞生。这个人就是女子八百米的冠军,十九岁的小将周海言。作为一名由民营企业投资成立的田径俱乐部选拔、培养出来的第一个全运会冠军,她已经创造了一个历史。从2002年建立,到2009年在全运会上夺冠,这家民营俱乐部先后投入2700万元用于队员培养,期间一度难以为继。但不得不说,这一模式开创了我国田径选手培养的一个崭新模式。

  苏神以前是没得选,这样最快,但是不代表以后,也还是需要这样发展。

  体制的分化和多样化,也是未来科学体育的一种思考模式。

  并不仅仅只是在运动员的训练和培训上要科学。

  科学运动的整体培训模式,也是可以科学化的,单一到多元,这可能也是进步的一个方式。

  当天晚上,总局的杜兆材为此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民营企业办田径俱乐部培养选手,这并不只是个尝试,专业、大学、民营多管齐下,是我国田径人才培养的趋势,而且从本届全运会来看,大学、民营企业的培养体制已经开花结果。

  “这次我谁都能对得起了!”就是周海言这次留下的冠军名言。

  不过也要指出,周海言的俱乐部不仅是国内第一个建立田径俱乐部的民营企业家,而且至今也是惟一一家。因此,做出了成绩后,才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还是那句话——

  起码证明了这条路子。

  走得通。

  完成了从零到一的过程,那么未来就会有更多民营俱乐部投身进来,开始合作。

  这都是以前的种花家体育,不敢想象的成功模式,百花齐放,意味着我国的田径事业从这里开始,也渐渐开始进入了一个正轨,并不是就是短跑一家而已。而是整个行业的体育人,有心人,都在努力,都在奋斗,都在脚步不停。

  这才会有未来种花家田径队的愈发攀登,越发强大。

  除了这些项目的高光之外,110米栏,无疑也成了最大的亮点。

  因为新规则,刘祥作为世锦赛新科冠军,没有必要再比前面的比赛,直接进入决赛。这一点,也是为了保护高水平运动员,减少运动员消耗的一个办法,当然,如果刘祥还是健康的话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