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零一章 螳螂_从南明末代皇帝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1章螳螂

  苏文光率领的明军早有准备,之前早早就填好了虎蹲炮的火药,还用油纸暂时蒙住炮口,以免被雾气润湿造成失效。

  听见营地前方有响动,便已点燃火把,就等着用铅子喂饱这些建奴。

  然后的结局与昨晚毫无二致,明明一百多米宽的阵地,被人为压缩成两道二十米宽的死亡通道。六座虎蹲炮的弹丸如同女散花,将冲到阵前不到十米远的敌人大部分轰成了筛子。

  后面的清军因为有人肉盾牌暂未中弹,石墙上又架起一排火铳,噼里啪啦一阵乱放,又是数十名清兵惨叫着倒地。

  剩余的清军还想前冲,但是二十米的宽度可比一百米好守多了。石墙两侧都站满了密密麻麻的刀盾兵和长矛兵,形成一道全是荆棘的人墙,任谁来都要脱一层皮。

  后面的虎蹲炮正在紧急装填,工兵班修筑工事完毕没什么事情做,也在帮忙搬运炮子火药。这次出城因为运力被装配式墙体的构件占了,所以重武器没有多少,虎蹲只带了十几门。分到前方就是墙体两侧一边三门。

  至于为什么清兵不强行翻越或者推倒墙体,这个朱由榔与工部早就做了周全的考虑。

  这批构件是特制的实验型轻集料浮石混凝土,为此工部再一次掏空了城里的药房(上一次是征用了处理尸体的石灰)。构件全部一样大,都是300*300*1200的模数,六面体的每个面都预留安装的插销孔。

  安装的时候底部竖向放置,墙体呈九十度横向放置,最后就形成了三百高一米二宽的底座和一米五高三百厚的墙体,墙体内侧还有额外的肋部构件。竖向通体铁筋,直径一寸,由上至下穿透墙体和底座插入土郑

  这个外形单靠几个人几乎无法推倒,除非几十上百人一起用力,为此皇帝和工部还专门做了实验。墙体中部预留了矛孔,敌人想要翻墙就把长矛伸出去一阵乱捅。这个比拒马好处大得多,拒马是两边都能互捅,也不防火铳,这个只能防守方攻击,简直无赖至极。

  而且最上面一层构件还在预制的时候专门预留了一排三寸长的铁刺,谁想翻越必然被挂得皮开肉绽。显然,这个灵感来自于朱由榔前世的区围墙。

  当初设计这个玩意儿其实并没指望派上用场,毕竟它唯一的适用场景就是巷战。如今的情况是明军守城被破那至少就输了九成九,至于破清军的城,众人还没有想到那么远。

  而且缺点也极其明显,这个材质只能抵挡弓箭火铳和口径炮的散弹。若有发射实心弹丸的重炮,那这个东西就是个大号的爆竹。或者用撞木攻击也行,这种体量的构筑物也是能用蛮力推倒的。

  但是这次双方不约而同选择了同一个战场。这个狭长地带除了比巷子宽了一点,简直就是个完美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