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章安顿_春风二十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面是一眼看不头的湖面,湖水像镜子一样闪映着蓝天白云,几条小船在水面着晃动着,不时有认不出的鸟在水面林间飞过,传来几声悦耳的鸣叫声。

  小红双手握拳举在胸前,情不自禁的说:“进去得要钱吧?肯定挺贵。”

  小伟目不转睛的盯着那边说:“嗯,得给钱。城里啥都要钱,进一次可能一顿饭钱就没了。”

  小红说:“那咱们不进去,就在外边看吧,也挺好。”

  小伟说:“没事,我去挣钱,你想进了就进。”

  李中国:##……%()%……%¥……

  “你好,同学,你们是来报道的新生吗?”一个声音在几个人面前响起。

  小伟和小红被话声惊回了神,扭头看过去,一个头上带着汗迹的短发女生站在几个人面前,正看着他们。

  小红说:“嗯,是的呢,我是来报道的,同学你好。”

  那女同学脸上笑容绽开,说:“第一次来奉天吧?来,过来到这边报名办手续,以后有的是时间看呢。从哪来的?”

  小红说:“我是杯溪小市的,第一次来奉天呢,好大啊,同学你是哪的呀?”

  女同学引导着几个人往学校大门里面走,说:“我家是普兰店的,比你大一届,这边来,通知书带了吧?”

  一进学校大门,在道路两边摆着一些桌椅,上面挂着红布:新生报名处。

  几个人跟着那女同学走过去,女同学边走边说:“我叫陈淑兰,你叫啥呀?”

  小红抬手拢了拢头发,说:“我叫王小红,淑兰姐,这边吃饭贵不?”

  陈淑兰摇了摇头说:“不贵,挺好吃的,就在这里,小红你把通知书拿出来,要登记。”

  王小红从随身的兜子里拿通知书。

  中国的大学教育收费分几个阶段,80年代初期大学是全免费的,国家还按月给补助,有些学生甚至每个月能往家里汇钱,要知道那个时候一个月十几二十块钱,足以算巨款了。

  到85年,国家提出可以计划外招生,大学生就分成了二部分,一部分是不交学费还拿补助的,一部分要交学费,生活费,不过也不多,一般一、二百块钱。

  89年,国家开始实行大学收费制,二百块学费,不过国家补贴还是有的。

  一直持续到96年,全国大学的学费撑杆跳,一下子达到三四千五六千,国家补贴也取消了,上大学成为中国家庭最大的负担,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05年,上大学变成了第二负担,第一负担是买房,这个比上大学更狠,上大学要的是十几二十年的收入,而房子要的是一辈子。

  之所以这个时期上大学的少,一个是因为招生少,竞争大,二一个就是钱的问题,大学多少是要花钱的,别看只有几百块钱,但这对普通家庭来说已经是巨款了。念中专技校啥的是一分钱不花的,国家全额补贴,月月能往家拿钱,和发工资一样。

  王小红把通知书递给陈淑兰,陈淑兰拿着去花名册上找,翻了一会儿找到了,说:“小红,你被分到管理工程系了,学管理的,呵呵,我给你登记。”

  填了几张表,让王小红签了字,收了二百块钱学费加三十块钱宿费,陈淑兰又查宿舍,找到名单拿钥匙,说:“走吧,我带你去宿舍,你刚来自己估计找不着。带行李没?”

  小红点头说:“带了的,在车上。”转头看向小伟,小伟说:“我去拿,你在这等会儿。”

  这会儿的大学招生不多,都是精益求精,少量的计划外招生也只是一点点,所以这会儿的新生接待工作非常轻松,校园里也一片安静,小伟小红他们到了这么长时间,也只看到了三五个来报道的学生。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