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五节 克拉运河 三_中华大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拟议中的克拉运河,全长102公里,400米宽,水深25米,双向航道,横贯中南省南部的克拉地峡。\wWw、qΒ5、cǒm/克拉地峡是泰国南部的一段狭长地带,北连中南半岛,南接马来半岛,地峡以南约400公里北纬7度至10度之间地段均为中国领土。

  这条运河修成后,船只不必穿过马六甲海峡、绕道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而是可直接从印度洋的安达曼海进入太平洋的泰国湾。克拉地峡运河一旦开通,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航程至少缩短约1200公里,大型轮船可节省2至5天时间,每趟航程预计可节省近30万美元。这对航运严重依赖马六甲海峡的国家无疑是件大好事。

  如果运河开通,大量商船撇开马六甲海峡而走“快捷方式”,这对于一向受益于马六甲海峡的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的利益无疑造成冲击。克拉运河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上马的,由于开凿运河工程巨大,所需资金高昂等诸多因素,克拉运河并不受人重视。因为在过去,克拉运河的战略意义远不如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比如苏伊士运河,绕过了三千万平方公里的非洲大陆,而克拉运河则只是绕过了十三万平方公里的马来半岛。但是现在却不同往日了。

  “中国正迅速崛起,占世界经济比重越来越大,国际贸易也越来越繁忙。所以,一则、东北亚非常依赖中东和非洲的石油。克拉运河毕竟可以缩短航程,节约大笔费用;二则、中央联邦现在依赖于马六甲海峡进行输送。而英国正扼守着这一战略咽喉。这样一来,就彰显了克拉运河地战略意义。”

  “中国,绝对不允许任何人扼住自己的咽喉,中国需要自由地呼吸!”

  不过在赵刚这番话落地不久,就传出了新加坡的不协调声音,

  “两个月前,中国皇帝就开始热炒

  当时。有专门评论员在上写出这样的句子:“抛弃马六甲海峡,抛弃新加坡!”我们都知道,那个专门评论员是谁,可是我们不能说出来

  如今,“专门评论员”说,中国(过去)之所以始终对这个项目犹豫不决,一个重要原因是考虑到“对新加坡影响太大”。现在中国需要“重新考虑自己在东南亚的利益”。读来颇有端上台面、不再只是嘴上说说的意思。

  国家谈“利益”,天经地义,无可厚非。西方政治家谈利益谈得更露骨。用中国语言来表达,就是唯利是图。中国则千百年来受古哲教诲,即使没法做到“何必曰利”,至少是先谈义。再谈利;更胜一筹的,是从义中取利,不因利而废义。

  但是,现在炒热的克拉运河议题。究竟是出于“利益”角度,还是出于“情绪”?则颇堪玩味。

  月刊指中国依赖马六甲海峡有两点“战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