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八章 人尽其才_大明王朝150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且陆续找到了那十六位矿工的遗体。

  朱厚照命人将其埋在了山上。家属还在寻找当中。

  陈锐与张达顺利完成了交接。

  为了确保西山煤矿能够正常运转,避免再次出现事故。

  朱厚照让张达再在西山煤矿协助陈锐几日。

  毕竟现在涉及到三个井口,而且还在陆续选址建井口。

  顺天府那边陆续将新招募的流民送到这里。对于这些新手,还得对他们进行上岗前的培训。

  张达从工部带来了几名小吏,协助自己工作。同时也从哪些流民当中选拔了几位可用之人。

  煤矿的管理层,也算是搭建成了。

  受到张旺和李强这二人的启发,朱厚照命人在矿工当中进行选拔,又发现了一些可用之人。

  这无形中为陈锐全面接手煤矿提供了人力保障。

  在煤矿整整待了五日,看各方面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朱厚照也就放心了。

  这里源源不断地开采煤炭,接下来就是向京城运输煤炭,制造蜂窝煤,然后进行终端销售了。

  京城囤积煤炭的地方也已经找好了,位于阜成门外。阜成门属于京城西边的城门。从西山运来的煤炭囤积在这里,运送至城里十分方便。

  另外,朱厚照把制作蜂窝煤的厂子设在了惜薪司的西厂。

  为了调拨薪炭方便,惜薪司在京城内设立了几个囤积薪炭的地方。

  起初是按照方位设立了北厂、南厂、东昌、西厂,后期由于薪炭需求量逐步增加,现有的囤积场所已经无法满足需要,又陆续建立了新西厂、新南厂等新厂。

  新西厂要比原来的西厂大很多。所以朱厚照才决定占用惜薪司的西厂,用于蜂窝煤的制造。

  对于太子的这个要求,惜薪司自然是予以配合,丝毫没有讨价还价的意思。

  至于运输煤炭所需的大车。张达在开矿的同时,也组织人员进行了建造,目前已经建造了二百多辆大车。拉车的牲口也从周围的村庄里按照市场价进行了收购。

  赶车的车夫,一部分是雇佣的职业赶车人,还有一部分则是从流民当中挑选。当然没有干过这个工作的流民,还是需要经过培训的。由经验丰富的车夫予以培训。合格者方能赶车。不合格的,就被送到井口进行采煤。

  赶车可是一个技术活呀。不是谁想干,就能干的。

  朱厚照回城时,特意带着第一批运煤车队一同回去。

  李强自然是陪同。

  能够得到太子殿下的赏识,李强非常高兴。工友们都说李强家里祖坟冒青烟。

  李强知道,太子朱厚照之所以选中自己,是因为自己是一名铁匠,定然有事情需要自己去做。

  自己无论是想继续在太子殿下身边做事,还是报到太子殿下的救命之恩,唯一能做的就是竭尽全力,完成太子殿下交办的各项任务。

  朱厚照特意让李强陪着自己做着马车。

  在车上,朱厚照就把自己目前设计的蜂窝煤模具、烧煤炉子的情况告诉了他。

  同时拿出了成型的图纸。

  作为一名合格的工匠,李强很快就看明白了这些图纸。再听了朱厚照对这两样工作的讲解,李强知道了这是做什么用的。

  他说道:“殿下。如您所说,蜂窝煤取代薪炭,那是必然的。这可是一个大买卖呀。”

  朱厚照笑着说道:“这可未必。京城使用薪炭已经这么多年了。改变这种局面可不是马上就能做到的。这需要一个过程。而且那帮贩卖薪炭的人,绝不会坐以待毙。他们还会想尽办法阻挠咱们的。”

  李强不相信朱厚照的话,他反驳道:“殿下。这帮人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吗?竟然敢与太子殿下作对。我觉得殿下想多了。”

  朱厚照十分认真地说道:“在利益面前,人往往会失去理智,产生冲动,做出一些他自己事后都不敢相信的事情。所以我们不能大意。”

  李强虽然心里还认为不可能,可是却没有继续反驳。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李强还真是一个可造之材,进步空间很大。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