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二章 大宋特色备国战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更有文采,逢迎阿谀之词也多,以往看到这类公文,童贯都是一笑了之。

  但现在,对比徐泽的列数据、举实例,一心想把事办好的实诚,这些锦绣文章中,充斥的全是只知钻营、不务实事的油滑,让人格外厌烦。

  童太尉其实并不似徐泽想象的那般,他其实很急,灭辽的时机即将出现,大宋却仍是歌舞升平,看不到一丝大战将起的紧张。

  徐泽上次在官家面前提到“以大宋之富,若整军经武,随时都可举百万雄师,北伐灭辽”,这话确实非常有有道理,但问题是从神宗皇帝开始朝廷就致力于富国强兵,几十年下来,投入了无数的钱财,换来了什么?

  人要有自知之明,舒王(王安石)和章惇等人都解决不了的问题,自己更没那本事解决!如其费神费力还不讨好的整军,还不如把这钱省下来,以待将来打仗作赏银。

  不仅是整军的问题,处在自己这个位置上,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

  对上,官家北伐的决心会不会动摇和改变?

  对同僚,自己和蔡京相互扶持又互相拆台,恩恩怨怨从未断过,敢不小心?

  对下,麾下西军将士出生入死,能不为他们的福祉着想?

  就在几天前,童贯便陕西、河东、河北宣抚使的身份上奏,陈述陕西诸路试行均籴法的种种弊端。

  所谓均籴,即是依家业钱、税钱多寡均敷,强行收籴(征收粮食),朝廷还规定坊郭第六等、乡村第五等以下户免均,官户不得减免,皆购价往往低于市价。

  均籴之事本与童贯无关,但蔡京偏要选在自己的陕西试行,指向太明确了,只“官户不得减免”这一条,童贯就不得不争,不然,如何保证麾下弟兄的战心?

  童贯在上奏中言“均籴之法,乡村若以田土顷亩均敷,则上等所均斛斗数少,实为优幸;下等均定斛斗数多,不易供办。如以家业钱均,则上等所均斛斗数多,下等人各均定斛斗数少。委是两事利害不同。”

  官司打到官家那里,最终只是不了了之。

  自己离不开官家,官家也离不开蔡京,这中间的弯弯绕绕,童贯很明白,要想北伐成功,也少不了蔡京的居中调度,自己和蔡京,只能是斗而不破,随时提防。

  不仅是蔡京,整个朝堂上下都不对劲。

  去年争报祥瑞的风潮,被御史中丞俞栗狠杀一番后,暂时被压下。

  然后,各地又开始伪报政绩,动不动就是某州狱空,某县亡户归治。

  官家不堪其扰,只得下诏大理寺、开封府不得再上奏狱空,罢除因奏狱空而赐给的恩惠,这事才算平息。

  官家这边,也在酝酿大动作。

  先是上月十八,在崇政殿检阅新乐器,把古器拿给百官欣赏。

  三日后,下诏冬祀大礼及朝拜景灵宫,一律让道士带领仪仗和随从作为前导。

  昨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