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五章 小国事大是传统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甚至有人主张斩金使以快人心。

  监察御使金富仪(金富轼的四弟,金氏五子,皆“以文学进”)却提出不同意见,

  认为“汉之于匈奴,唐之于突厥,或与之称臣,或下嫁公主,凡可以和亲者无不为之。今大宋与契丹,迭为叔伯兄弟,世世和通于蛮胡之国屈而事之者,乃所谓圣人权以济道保全国家之良策也。”

  其人主张接受金朝和亲要求,遭到群臣嘲笑,提议自然未被王俣采纳。

  现在,还是这帮臣子,却都装起了傻子,

  对于送公主给一个商社首领做小妾这么丢脸的事,全作不知,

  反正丢脸的是王室,

  要是真傻了,为国家争这口气,搞得徐泽再翻脸,

  怕是所有人的里子面子甚至连小命都没有。

  金国再厉害,也是远在天边,

  徐泽却是已经打进了城,还住了下来,

  谁不怕,谁敢“看不起”他?

  高丽长期夹在辽、宋两个大国之间,却能够保持一定的外交独立性,

  就得得益于其以现实利害为基础,以小事大的“事大主义”,

  同舟社虽然还没有立国,却能够灭国,

  就凭这一点,将公主送给同舟社社首徐泽做小妾,不寒碜!

  高丽国主王俣便是这样完成自我心理建设。

  尤其是看过同舟社的新剧后,其人更加肯定了这点想法——

  徐泽绝非池中之物,等其问鼎天下之后,

  说不定自己想送他公主做妃子,还要看别人乐意不乐意要呢。

  王俣是以爱好文学著称的君主,而且文学造诣相当高,

  比起大宋天子赵佶可确实不如,但比后世某位全能老者却是强了太多。

  因此,他在看戏的过程中,

  是带着艺术鉴赏和帝王评点的心态,得出这番结论的。

  演出队在半月城的演出非常成功,

  仅仅是一场《捉贼记》,便让半月城内叫好声不止,

  就连王俣也按赖不住,跑出宫来“与民同乐”。

  见演出效果超出预期,高丽国主也亲临现场,

  乐和根据之前徐泽的指示,又加演了一场这段时间刚刚排练的剧目。

  新剧的背景是随着金国进攻大辽失利,转入战略相持,

  金国为了获取更多的战争资源,

  悍然发动对高丽的战争,抢人、抢粮、抢土地,

  英勇不屈的高丽人民奋起反抗,与野蛮的女直生番做艰苦卓绝的斗争,

  但金人久经战阵,兵强马壮,战力远超高丽,战争打得异常艰苦。

  故事便发生在遭金人围困数月的云山城,

  因长期围困、外援断绝,城中粮食不足,

  男主三兄弟冒险出城,历尽艰辛,终于猎到一头肥鹿,

  正待扛回城分给守军时,却被金人抓住。

  金人将他们押至城下,要求对城中军民劝降,

  并承诺他们劝降成功后,就赏三人官职。

  老大来到城下,大喊“坚持住,援军就要到了,金人就快不行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