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八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慢了同军一步。

  出身泸南山中的夷人木麻最是清楚山中的各种小道,驻守宁化军和宪州后,就立即派人打探各地的地理信息,并及时堵塞漏洞。

  待折可求由岢岚军翻越岢岚山进入宁化军境内时,才在一个叫做“天门关”的必经隘道处发现了早有百余名同军在此立寨了。

  组织了一次试探攻击,付出十余人的伤亡后,折可求意识到自己还是小看了同军。

  敌人这么短的时间就能将宁化军防线经营得这么牢固,就算不计损失突破险关,攻入宁化军境内,怕也讨不到好。

  偷袭任务失败,折可求立即带人重新翻越岢岚山,回到岢岚军境内,然后取松子岭道出经岢州、石州进入太原府。

  这一来回的耽搁,却是大半旬时间过去。

  “翻山越岭”只是简单的四个字,却需要麟府儿郎们以一双脚板去实现,这其中的艰难险阻自不足于人道。

  但他们很快就会忘记翻山越岭的苦和累,因为,还有更大的凶险等待着他们。

  十月二十四日,当折可求带领着疲惫不堪地麟府子弟兵出现在太原府西南的交城县外时,正好迎头碰上前来攻打交城的同军刘舜仁部。

  这个刘舜仁不是别人,正是徐泽率军北伐燕京时,在固安县投降王师的常胜军(怨军)彪官。

  随着军帅郭药师战死,北辽小朝廷覆灭,承载着辽东流民苦难血泪的常胜军早成了过眼云烟。

  大同正乾皇帝包容天下,容得下一堆坏毛病的“梁山好汉”,自然也容得下真心投降的刘彪官。

  常胜军刘彪官能当上同军的师正,和之前率部投降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其人在玉河渡一战见识了同军的声威后,就被徐泽彻底折服,一心接受改造,被打散整编的部属找到其人诉苦,反被他狠狠地骂了一顿。

  正是靠着这种选准了就全力以赴的韧劲,刘舜仁赢得皇帝的认可,被任命为师正。

  该师组建较晚,一个月前才结束整训调到燕西路,交城就是其部的第一战。

  为了交好“答卷”,刘舜仁采取围三缺一的战术,简单试探攻击后,就投入全力,计划当日便攻克交城。

  因同军从东面来,刘舜仁将炮营部署在东面,北面辅助进攻,南面的一个营主要防守汾州方向的宋军援军。

  当麟府兵马前锋出人意料地赶至交城西面时,攻城战也到了最关键的时候,突击营不少官兵都已经攀上了城墙。

  炮营打不到敌军,仓促间也不方便转移。

  此时将突击营撤下来固守,大败倒是不至于,但让增援的宋军站稳了脚跟,后面再想攻下交城县,就要颇费功夫了。

  当此之时,刘舜仁没有丝毫迟疑,立即亲率用做机动的三个营直扑正在仓促列阵的麟府兵马,双方很快就混战到了一起。

  赶到交城西面的麟府宋军有近四千人,其后还有源源不断地大军,但远道而来,师老兵疲,又被同军的气势所慑,当场大溃。

  刘舜仁追出近十里,麟府兵马循山道逃回,慌乱中自相践踏,死伤无算。

  待折可求转移至汾州再清点兵马,其部出府州的两万人竟然只剩下了一万。

  ……

  几天忙得脚不点地,没时间码稿,明天请假。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