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三章 同军远道而来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往距临安以西三县都不太远的张村镇歇驾,等临安形势明朗,皇帝有了明确诏令后再作决定。

  如此,不管是回到临安城中,还是继续前往陕西,都方便。

  知夫莫若妻,朱氏歇驾张村镇军寨的当晚,皇帝果然再次派来快马传诏。

  赵桓这次没让皇后为难,诏令的内容很明确了:“天明后速回”。

  但还没等到天亮,第三波天使就赶到了张村镇。

  不过,天使并不是专门来寻皇后传诏的,而是赶往永兴军路传达紧急军情:

  同军攻入临安城下,天子诏令四方兵马速速入京勤王。

  形势危急,天使在张村镇寨墙下喊完话提醒寨中官兵提高警惕后,就立即打马离开继续传诏。

  待睡得迷迷糊糊的朱皇后得到这个惊人的消息,顿时麻了爪。

  局势急剧变化,皇帝之前的诏令已经不能再继续执行了,至少不能盲目执行。

  摆在朱氏面前的选择有三条。

  其一,继续向西,越过内乡县,进入永兴军路,等待南阳府危机解除再回临安。

  此举有可能躲得过同军的打击,并保住自己和儿子的安全。

  但天家薄情,等皇帝赶跑了同军,要是哪个臣子乱嚼舌根,提起皇后危急时刻违抗君命带着皇长子远走意图不轨,搞不好就会有废后之祸。

  就算没有奸臣从中挑拨,这事也肯定会在性格忧郁的皇帝心中埋下一根刺。

  而临安万一陷落,天子遭受不测,大宋覆亡,其人孤儿寡母流落陕西被一帮军头控制,也极度危险。

  其二,趁同军刚刚抵达临安尚未完成围城的时机,冒险潜回城中。

  此举实际是遵从皇帝之前“天明后速回”的诏令,政治风险最小,但军事上的风险极大。

  临安城暂时是没有被围困,可同军究竟来了多少人、如何布防、哪条路可走等情况全不知道。

  盲目赶回去,有可能运气好能顺利回城,可要是万一途中碰到了敌人,谁能保住她们母子平安?

  实际上,这一行动就无法施行,因为担任扈从的御营禁卫虽有数百,却没有一个人敢在这个时候回临安。

  没有禁卫扈从,朱氏一个妇道人家便是胆子再大,又如何能带着儿子回城?

  其三,老实等待皇帝最新的诏令再做安排。

  此举看似呆傻,却是最可行综合风险也最小的办法。

  当今天子赵桓不仅文艺天赋与其父教主道君皇帝相差甚远,就连为天水赵氏开枝散叶这件人生大事上也远远赶不上太上皇。

  大概是父皇移情别恋导致生母王皇后郁郁而终的童年记忆给年幼的赵桓留下了心理阴影,其人长大后于女色一项上并不怎么打紧。

  以至于赵桓如今年满二十六岁都做了皇帝了,后宫却单薄得不像样子,仅有十年前便与其结为夫妇的皇后朱琏一人。

  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结果,便是政和七年(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