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二十三章 乱世紧急学习,恶习沿用至今_重八,这真是咱的太子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是如今是乱世,一般在学子们当中还是比较流行读兵书,战略类的书籍,以及学习张良,苏秦,乐毅等谋略家,钻研如何在乱世之中救国救民。

  此等事情在东汉末年体会的淋漓尽致,曹操专门建立文人比拼讨论的文学论坛,供文人们学习长见识,一度培养出来了一大批的颍川才子。

  但这个意思上位等人还是明白的,李善长徐达刘伯温他们心里也是很清楚这一点的。

  整体来说,有人在某方面特别精通,但科举是招收官吏,其他方面多多少少也得懂一些。

  比如礼制,你上个朝总不能不知道怎么弄流程吧。

  还有一些礼法之类的,你做套衣服出门逛街,肯定也不能穿套龙袍出去逛——你想干嘛?

  读兵书固然是比较重要的,但是面对此时一触即发的战争,那还是……

  虽然很多的学子们通过了科举,但是直接让其在战争中能够生存下去,这还是需要点时间,毕竟书上的知识暂时还是无法转换成现实中的技能。

  比如学子们通过书本学习到了射箭拉弓的方法以及技巧,但是在真实的场景中,那还是得用力量去实操,这本身就变成了问题。

  究竟是怎么拉?怎么瞄准,闭左眼,还是闭右眼,是左右使劲还是右手使劲……

  这虽然在六艺当中有所涉猎,但是终究还是不能赶鸭子上架仅图人数了。

  精进学子们的自身的本领,对于上位也好以及他们自己建功立业那都是极大的帮助。

  现在可不像和平的朝代,还有时间去研习,去探索,如今搞不好明天这些人都在战场上拼命,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正所谓时间就是生命,一刻钟的停留不知要牺牲掉多少亲自培养出来的人才。

  所以读兵书固然是重要的,但是连最基本的实践等等这些都不能清楚的掌握,那在战场上绝对各个都是敌人的活靶子,练手的好苗子,不但对军队的势气一点作用都没有,而且会在一定程度增加敌人的势气。

  战场上本就是瞬息万变的事情,在强敌面前只能是更强,即便是打不赢那也必须让将士们有必死之心来在战场上拼杀。

  必须得如此才能让其他的弟兄们活命,战场谁怂谁死。

  古人有云,军不顾同胞先退者,后军斩前军,在战前动员时讲的这句狠话,从而增加军队的势气,这是何等的豪言壮语啊。

  所以如今大量的士子们仍然处于紧迫的时期,比不了天下一统时期的那些学子们,必须得有这种意识和该有的活下来的本领。

  那接下来该做的就是紧急训练!

  这个紧急训练便是在战前动员的基础上,首先在思想意识上让学子们清楚的知道在当前的这种环境之下,学识固然是很重要的。

  但是一旦战争来临,咱们靠的只能是自己或者就是身边能当刀枪的兄弟们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