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65章 责问_重生小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更,求粉红。

  ***********

  连蔓儿说要给太仓写信,大家都点头同意,立刻就在炕上放了桌子,准备好笔墨纸砚。连守信和张氏坐在炕沿上,连蔓儿、连枝儿、五郎和小七则是围坐在桌子旁,由五郎执笔来写信。

  这封信,依旧是以五郎的口气来写,开头略作寒暄,就切入正题。

  “……堂兄继祖将祖母送回,为了避开我们,竟绕路而行。继而将祖母独自一人扔在老宅,依旧走小路打算飞奔回太仓。多亏乡邻,我们才得知消息,避免了祖母一个人在老宅冻饿而死。”

  将事情简单地说了一番,接下来就是向连守仁、古氏一房人、连守义、何氏一房人发出质问。

  连守仁、连守义两房人口在太仓安享富贵、天伦,却将他们的亲娘周氏独自一个给扔回乡下老家,这就是他们孝道?

  “……良心何在?仁义何在?孝道何在?”

  “……祖母爬行至门首,仰天呼唤苍天降下雷电,又左右呼唤乡邻来观看其凄惨遭遇,老宅门口聚集者众、亚赛闹市。听祖母细数太仓诸事并回乡之因由,闻着无不唏嘘,孙儿们唯有默默。”

  “如今连家之名已经口耳相传、远近皆知,孙儿们虽早已分门别户,也不由不与有耻焉。”

  “……已留下堂兄继祖侍奉祖母左右,余事静听祖父发落。”

  “堂兄继祖过门而不入,父亲、母亲伤心之余,终于有所领悟。如今大伯父为官,家中争相置妾,从者云集,而父亲、母亲依旧是土里刨食之升斗小民、恪守古拙之乡风。两位伯父家与孙儿家如今于身份已经是天渊之别,于行事、家风亦格格不入,父亲、母亲及孙儿辈亦不敢攀附。如今外界谈论亦有太仓连家,与石牌楼连家之别,正可谓泾渭分明,为祖父幸甚,为伯父们幸甚。”

  在信的末尾,几个孩子又特意加了一句。

  “为祖父后事计,信后附上儿孙们抄录之祖父家书中之训导若干,供大伯、二伯、大伯娘、二伯娘以及诸位堂兄每日诵念,以莫忘祖父之教导、做人之根本。”

  五郎和小七真的又摘抄了些连老爷子来信中教导连守信的话,附在了信的后面。

  信写完了,就由五郎念给连守信和张氏听了一遍。

  “对,写的好。”张氏听到五郎在信中写,她们家绝不学太仓那边的风气,就连连点头。太仓那边一个两个地都娶了小老婆,不跟那边学,和那边划清界限,这简直是太对了。

  连守信也点头。

  “对,你爷写的那些话,是该让你大伯、二伯他们都好好学学。这一桩桩地,办的都叫啥事,我都替他们磕碜。”

  五郎将信封好了,连守信就亲自套上小牛车,和五郎一起去镇上,找人捎信。

  晚上,吃过了饭,一家人就在热炕上闲坐着说话。

  “他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