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2章 易牙_非酋变欧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2章易牙

  他仔细思索了片刻,才带着很微妙的笑容说:“记不得了,现在的我已经想不起来他们的模样。”

  这一点还是真的是,出于一种需要那些无用的东西人脑就会渐渐排除、遗忘。

  毕竟大脑的容量有限,原主认为不需要的东西,就会渐渐模糊。

  而原主刚刚回忆了一下,发现亲生父母亲的样貌渐渐记不清。

  才会用一种很微妙的笑容掩饰尴尬,竟然记不住。

  也许是他们在自己心里的分量太轻。

  盛郎君闻言松了一口气。

  他心里的小人简直就要欢呼起来。

  弟子不记得他们好啊!他就是弟子唯一的长辈。

  要是弟子还记得,他一定要想办法让弟子忘记他们两个人。

  当然他这样做,除了是不想要让更多人抢占孩子的孝顺外,还是为了原主着想。

  依着盛郎君的想法,自家弟子铁定不会跑回去认爹娘,那么绝对不能让外人知道他的身世以及想法。

  以盛郎君的观点,魏晋两朝把孝字被拔高到了最高处,朝廷处处表彰孝顺。因为忠字无法拿出来,谁让这两个朝代里的皇族都是抢夺前朝的皇位,怎么有脸让下臣们做到忠?忠孝中的忠不能说,那么只能是表彰孝。

  这种情况下,盛郎君看多了为了一个孝字,苛责自己和别人的事情,而原主的行为就可以被当成不孝。

  有很多人不会在意他们父母做过什么,就是说出来原主因为生病被父母亲抛弃,也不会在意。

  没有在生死关头被亲人抛弃的人,是根本无法体会到原主心里的怨气。

  他们眼里,只要原主还好好的活着,就应该不记恨自己的父母。

  就算是他有苦衷,吃过千辛万苦也是没有用。

  没有几个人会站在原主的立场上。

  反正原主最后又没有死,活得好好的。

  盛郎君看的很清楚,原主是别想讨什么公道。

  之所以会这样想,是他想到一个被亲爹坑了的倒霉儿子。

  事情缘由如下:春秋霸主齐桓公,成为霸主后活的是特别滋润。

  有一天,他突然说:“寡人尝遍天下美味,唯独未食人肉,倒为憾事。”

  而他的下臣易牙一听,就是心里一动,决定让大王尝尝这种还没有吃到的‘美味’。

  回到家后的易牙打定主意满足君王的想法,要找适合的材料,找来找去就看中自己不满五岁的儿子,杀子烹之。

  齐桓公吃下易牙奉上的‘美食’,感觉易牙是忠臣,还提拔他成为一个重臣,由此可见时人对父子之间出现矛盾时的态度,那么只能是子受到委屈。那个可怜的孩子就这样被亲爹杀死,做成肉汤,奉献给君王。

  盛郎君从心里对这种想法感觉到不对劲,但现在社会规则就是这样的,根本就没有人想要为那个孩子讨公道。

  就连当初的管仲不认同易牙的做法,但也没有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