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五十章:气势如山_我的风流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勘验过玉符赦令,确认了身份,长须道长笑道:“陈观主果然年轻有为,只是贫道还有个疑问,你的道号?”

  入道者,当有道号。大部分的道者出家修行,俗家的姓名都不用了的。

  陈有鸟截然不同。

  他回答道:“我的情况是这样的……”

  当即简要地说了些。

  听说其居然是要上京,参加明年的会试,饶是心境阔达,经历丰富,长须道长也不禁呆了半响。

  这等事,委实难得一见。

  倒不是说修道与读书势不两立,但正常的情形,基本是先读书,然后因缘际遇,再出家修行。

  陈有鸟这种算什么?

  鱼与熊掌兼得吗?

  天下间有这么好的事?

  话说回来,当今王朝对于户籍阶层的管理颇为宽松,大兴科举之道,不拘一格天下取士,就连女子也能读书做官,大有“英雄莫问出处”的盛世风范。

  也许,这正是人道大兴的根基所在。

  但如此局面,往往伴随着诸多争议。特别道庭建立后,自成体系,据说要组织更为严谨全面的“道考”,用来取代现行的单一的道法考核。

  所谓“道考”,不但考道术法力,还要考道书理论等,从某种程度上讲,和凡俗的科举异曲同工。

  这将是一次巨大的改革措施,背后则是修道前景黯淡的无奈选择。

  青黄不接,能炼精化气的道童越来越少,他们的法力道术无法达标,只能通过道书理论来弥补了。

  总而言之,道考与科举,会是两个体系的东西,难以兼容。到时候,朝廷也会出台相关政令,用来限制特殊的群体,比如说道僧等,不可参与科举……

  只是现在,还不曾明文规定。

  陈有鸟正是钻了这么一个空子。

  其实也算不得空子,毕竟僧道本身通过童子试的几率低得可怜,几乎忽略不计,更不用说后面的举子试了。

  陈有鸟是举秀才出身,然后顺利考上举人,堪称万中无一。

  长须道长像看什么似的,好不稀罕。其道号“清云”,出身于武当山道场,擅雷霆正法。

  说到出身,陈有鸟立刻说起了“张向阳”。

  清云道长欣喜道:“你与向阳师侄结识?张师侄乃本门后起之秀,天资卓越,多在凡俗行走,降妖除魔,据说已经闯荡下一番响当当的名头。”

  当初四大道场俊秀奔赴海岱郡,剿杀云崖人魔,其中就崂山的“赤阳生”起了道号,而其他三人,不管是张向阳,还是罗云、齐见霞,用的却还都是俗家名字。

  之所以如此,皆因他们的师门长辈另有安排,要几人多在凡俗历练,然后才正式赐予道号。

  那一次的事,其实陈有鸟只和崂山的赤阳生相熟,其余三人并没有多少交往。

  毫不客气地说,张向阳他们看待陈有鸟,只当个小厮跑腿的而已。

  陈有鸟那会儿的角色,的确如此。只是表现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