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七章 突破淮河(下)_龙啸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将清军堵在淮河南岸了,但局面却是大大不同的,因为淮河北岸的部队要渡过淮河,来倒南岸,至少也需要几天的时间,而在淮河南岸的三个军将会直接面对清军十几万大军。在局部的战场上,清军会暂时取得绝对的优势兵力。而这一场战斗,也将形成拉据战,中华军围歼清军的目地,己经很难达到了。

  而现在调兵的命令己经下出了,再次修改作战计划肯定是来不及的,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将清军堵在淮河北岸,不让他们大规模的渡过淮河,而其中的重点就是清军的中路人马,因为这一路的清军己经渡过了淮河,并在淮河南岸建立了防守阵地。

  这时中华军在淮河南岸的兵力分布是,在东西两线,分别是由第十八军的第五、十九旅和第十一军的二十师守住淮河南岸,挡住清军两翼的渡河路线,而中路是由第一军牵制住清军的淮河南岸阵地,第十八军的骑兵师、第十一军的第七师作为预备兵力。但由于之前中华军是打算放清军过淮河,因此第一军并沒有将清军的淮河南岸阵地堵得很死,而是给清军留出了一片很大的空白地区,本来这是打算让给清军驻扎的地方。但现在必须将清军限制在河岸阵地的范围内。

  于是成进和李定国也立刻下令,第一军和预备军全都出击,进攻清军在淮河南岸的阵地,一定要挡住清军在淮河南岸的扩展。

  其实清军迟迟没有大规模渡过淮河,并不是因为怕中了中华军的埋伏,而是因为阿济格在等待着多尔衮给他送来的补济到达,由于在前一阶段的战斗中清军也拼得很凶,不仅战斗减员剄达了一万六千多人,而且各种火器的弹yào消耗都接近半数。

  阿济格也知道,等渡过了淮河之后,恐怕还有大仗硬仗要打,这一次能够突破中华军的淮河防线,各种火器也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因此必须保证弹yào的充足。对于中华军故意放弃阵地,向后撤退的行为,由于做得过于bī真,阿济格丝毫都没有怀疑。

  另外一点就是清军携带的重型火炮太多,仅红衣大炮足有六十余mén,同肘还有大量的物资车辆,如果仅仅靠木筏来渡运,显然是不够的,因此最好还是在淮河上架几做浮桥,这样不仅仅是方便这一次渡河,而且也有利于以后在作战时,向淮河南岸运送物资。

  在这二天的时间里,清军硧实一点都没有làng废,经过连夜的抢工,在淮河上一共架起了五座浮桥,而这时运送补充弹yào物资的队伍也都送到了息县。于是阿济格在接收了这一批弹yào物资以后,这才下令中路的人马开始渡河。而左右两路,也开始进行向淮河南岸的中华军防线发动进攻,主要的目地是牵制中华军的兵力,好让中路军从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