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3节 游击共和国_奋斗之第三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德军大后方竟然成立了“游击共和国”,还四处出击,把后方搅了个天翻地覆。德国人脸上挂不住了,对“游击共和国”多次发起了围剿和封锁行动。为保卫“游击共和国”,游击队员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利用各种设施和资源,维持了共和国的正常运转。

  游击队员们在“游击共和国”境内搞起了集体农庄,建起了工厂、医院、邮政局、学校,甚至还有自己的报纸,报纸大体上还能做到定期发行。游击队的集体农庄种植粮食和饲养牲畜,并用农产品来支援游击队,游击队开办的学校则培训了大批军事人才。也就是说,除了没有外国大使馆外,这就是个小型的共和国。

  此外,游击队员们还建造了用于运输乘客的窄轨铁路,配备了装甲火车,将自己的人员运往“游击共和国”境外及运送境内居民。

  1942年2月,德军177师副师长被游击队俘虏,他被蒙着眼睛带到“游击共和国”,在摘下眼罩的那一刻,他以为到了波兰,因为他看到了铁路和小火车。

  “我太吃惊了,没想到游击队里还有铁路和装甲火车。”他的这番话登到了游击队自己开办的报纸上。同时登报的还有他的反战言论,看得出他是在受到胁迫的情况下说出这些话的:“我为自己进攻热爱和平的苏联人民感到羞耻。”

  在向德军积极进攻的同时,“游击共和国”还建立了一些边防部队,专门保护居民点、工业设施和农田等。1942年晚春,他们在普斯科夫炸毁了德国的一辆装车列车,发现拉着整整一个车皮的名画,显然是来自刚被攻占的列宁格勒。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以北50公里的地方也发现了游击队。

  1942年3月30日在大本营成立了“游击运动总司令部”,任命白俄罗斯党中央第一书记波诺马连科为游击运动总司令部参谋长,下设加盟共和国、边疆区和州的游击运动司令部。

  与此同时,在加里宁、罗斯托夫、沃罗涅日、布良斯克等6个方面军的军事委员会下面分别成立游击司令部,在各集团军的军事委员会下面设立游击作战组,向游击队派出干部,输送武器,实行统一计划,统一指挥,为以后的游击战争提供了必要的组织指挥保证。

  1942年5月底,苏联国防委员会在克里姆林宫召开了有各游击兵团指挥员和政委参加的重要会议,总结全国游击运动的经验和制订基本方针。

  “游击共和国”最高领导的加里宁向大会作了具有苏联风格的专题汇报:自去年6月到今年5月底,白俄罗斯被占领土上的游击队员和地下抵抗力量的战士总共击毙或俘虏了5万纳粹分子。

  在驶往东线的5360列德国列车中,有241列被颠覆和炸毁。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