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4节 德国到处遭到轰炸_奋斗之第三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受到羞辱的邓尼茨脸变成了鸡冠子,他喘着粗气瞪了元首一眼,动静很大地跺脚转过身子,迈开了正步,却一头撞到门框子上。

  希特勒瞥了他一眼,继续泼凉水:“得了点蝇头小利就把你乐得找不到北了。我告诉你,真正的海战才刚刚开始,更大的考验在等待你呢。不要让眼前的胜利禁锢了头脑,要勇于创新,打法要改,空中侦察要加强。不然,你的‘狼群战术’非让人家破解不可”。

  邓尼茨没有敬礼就出去了,感到眼冒金花,四肢疲软,心里憋曲,真想对着天空大喊:“苍天啊,大地啊,你这是肿么了?”

  邓尼茨不知道元首的苦衷。希特勒常常以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自居,其实这也不全是对着镜子作揖——自己恭敬自己,他往往会透过历史的迷雾,预知到遥远的未来,也会以“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超然视觉,审视着德国这艘超级战船。他非常清楚,德国的建军思想有其落后的一面,其主要特征是陆军畸形发展,海空军尤其是海军实力非常有限。不能形成三极中的一极,也就不能形成稳定的三角结构。

  如果德国是内陆国家,这也不算啥,我只在陆地上打打杀杀,不下海扑腾就行了。历史上德国虽然北德与东普鲁士有海岸线,但通往大洋的出口只有狭窄的丹麦海峡。战争期间这条出口时常被英国封锁,因此,德国实际上与内陆国家差不多。

  然而,风水轮流转,今年到我家。到1942年深秋,德国实际上俨然成了海洋国家:丹麦、挪威、法国以及法属西北非面临北大西洋,北普鲁士临近北冰洋,中普鲁士以南是黑海,东普鲁士以南与里海接壤。地中海正如墨索里尼以前吹牛皮的那样,早成了轴心国的池塘,镇守中东的德军正警惕地守望着印度洋。

  一言以蔽之,家大业大的德国早成了世界帝国。创业不易,守业更难。当绝大部分德国人墨守陈规时,希特勒已经敏锐地看到了德国历史上从没出现过的身份转变,这也是他亲自到前线督战,尽快打败苏联的目的——腾出力量发展海空军,以适应全新的、世界性的德意志第三帝国之需要。

  现代战争中,面对海上的威胁,无论是登陆作战也好,防守海岸线也罢,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要有压倒的海空优势。德国早就吃了这方面的亏。两年前,当陆军挟胜利之威冲到英吉利海峡时,由于不具备登陆作战的能力,只能眼巴巴望着海峡对岸叫骂,像空有一身武艺的巨人一样徒劳地挥舞着大刀。这样一来,只剩下潜水艇这条自古华山一条路了。

  问题是英国为了保住至关重要的海上交通线,绞尽脑汁,研制出声呐、雷达、探照灯等多种反潜装备,派出规模庞大的反潜飞机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