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926章 准了!代言!_开局在大唐迎娶长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眼看李治柔弱,不堪为帝王,有心使秦文远于李治的几个儿子之中,择其能担大任者辅佐,使其登上皇位还李家的江山,这样他便能于九泉之下见得李世民时,也能有面。

  他倒是敢想,却不敢与秦文远说出此事,慨因这老鬼知道侄儿无意官场,心性淡泊,除了不遗余力夯实家族的根基之外,至于何人当皇上、坐江山与他有何相干,且、这位侄儿的思想中自来有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理念,于他的心中,只要能使天下百姓富足、国家强盛、四海升平的能人,那便是个好皇帝,至于这人姓什么,是男是女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便是秦世勣心中最大的遗憾。

  秦文远听叔父之言,见他说到秦家无虞后再不言语的表情,大致猜到叔父心中所想,不禁为这老儿的愚忠甚感悲哀,却是面色不变与叔父言道。

  “叔父余生之年,休得操劳国事,如今天下太平,盛世之景,想必也是叔父等前辈昔日随先帝打江山的初衷,现今之民生、国情,应该说已然实现叔父等老一辈臣子的愿望,所以,何不使天下大事顺其自然,按着自生发展的轨迹运行呢。”

  秦文远此话,彻底堵死徐世勣欲想他参与朝政,临终还要提出使人为难,不切实际的想法。

  此时,大唐朝廷之中,李治却是因闲得欲想筹建“明堂”以彰显皇家之威,为了尽快考证清楚建造“明堂”的相关事宜,又改大唐年号为“总章”,当真是闲得蛋痛。

  所谓“明堂”,乃是帝王祭祀上天、供奉先祖、接受朝贺、颁布朝廷政令的场所,是王朝的标志和皇权的象征。

  李治所以如此,想必也是受武则天将洛阳宫改名为太初宫的刺激吧,这位皇帝如今是朝政之事插不上手,自然得寻些事情来做,以打发无聊的时间,寻得使自己存在的理由,使朝臣对他这位皇帝,尚存敬畏之心。

  秦世勣自那日被秦文远说出的话语堵住心中所想后,叔侄间再不言朝廷中事,倒是使关系相处融洽,使他终是在回忆秦家的过往,自己这一生的经历中,带着平静的心绪走完他最后的时光,或许、带着对大唐帝国深深的眷念,于“总章”二年(669年)的最后一月,去见他忠心的主子李世民。

  秦世勣病逝,享年七十六岁。

  李治闻秦世勣死讯为之悲哭,下旨朝廷辍朝七日,册赠徐世勣太尉、杨州大都督,赐谥号为“贞武”,上谕中更是言及秦世勣乃帝国神武将军,如今将星陨落,使帝国臣民共祭奠之。

  稍后,李治再下旨,使秦世勣遗体陪葬于昭陵,吩咐司平太常伯杨日方监护丧事。

  秦世勣下葬之日,李治传旨秦文远,使其率百官为秦世勣送葬,自己却携太子李弘登上未央宫故城,于城楼上望着慢慢离去的秦世勣的灵车痛哭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