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章 流程标准_厨子老谭的北方往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伙儿该干啥干啥去了,老谭把王淑兰、崔凯、李旭三人留下。

  “还没完事呢,别着急走。”老谭说。

  “还有啥事?”崔凯一脸疑惑的问。

  “现在知道疙瘩汤咋做好吃了,我问一下,如果现在客人点疙瘩汤,怎么做?”老谭问。

  大伙儿刚学完都知道咋做,你瞅我我瞅你,那意思谁先说。

  老谭问王淑兰:“王姐,现在你接到一个疙瘩汤单子,怎么做?”

  王淑兰说:“叫负责的和面,切配料,全都准备齐了拿到崔凯这,他做。”

  “好,没错,我问你,从接到单子到全部配完需要多长时间?”老谭问。

  王淑兰想了一下,以前疙瘩汤只需要和面、切西红柿和小白菜,一个人整五分钟完事,现在还得切架豆王和土豆丁,全下来得八分钟,于是说:“八分钟。”

  老谭说:“好,就算八分钟。你们面点配完送到崔凯这。崔凯,到你这多长时间能做出去?”

  崔凯说:“要是没有别的菜,五分钟就能做出去。”

  老谭也不反驳,问道:“你们好像忽略了一个步骤,酥鸡呢?谁腌?谁炸?谁切?也是现来现做?要是这样的话我估计一个小时也做不出去。”

  是呀,还有酥鸡呢,怎么把它忘了。王淑兰和崔凯互看一眼,开始考虑酥鸡的事。

  王淑兰想腌鸡肉和炸鸡肉应该由崔凯负责。崔凯想疙瘩汤是主食,所有准备工作应该由面点完成,包括酥鸡,他负责做就行了。

  两个人想的都没错,往往是都没错的情况下才耽误工作。

  老谭清楚这俩人咋想的,在厨房干这些年,太了解厨房人的心理了。

  往往研发一道新菜,或者是改进一道菜,所有人都会学习,并且把学到的变成自己的。可是当要求按着新的流程去操作的时候,都不愿意接受,认为增加了工作量,明明能做过来了也说做不过来。

  说白了就是让自己学手艺行,多干活坚决不行,除非是涨工资,要不然免谈。

  这时候需要重新设定流程,把工作分解开,进行细化,把每个步骤都找到责任人。这样工作才能进行下去,并且做到标准。

  人只对自己负责的事情上心,并且想方设法的做好它。

  如果面点间有火源,疙瘩汤这个工作很容易安排,把面点教会,叫她们按着标准操作就行了。问题是面点没火源,得由两个档口联合完成,就得把工作安排得详细具体。

  老谭说:“现在面疙瘩解决了,如果再把酥鸡解决了,那疙瘩汤八分钟上去是可能的。来,咱们现场捋一捋,把流程捋好了,标准定下来,这样工作才好干。”

  三个人等着他往下说。

  “第一步,面点和面,每天早上和出二十份的,拿到崔凯这,崔凯负责全部漏出来,然后用凉水投凉,送回面点;

  第二步,面点把投凉的面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