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0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_大唐:打入冷宫,被李二偷听心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向两处开战,以帝国如今的实力,可谓信手拈来,定能战而胜之。”

  “只是帝国将要付出的代价不一样罢了!”

  李世民闻言,紧皱的眉头舒展,龙颜大悦!

  “好!”

  “不愧是朕的大将,国之柱石!”

  “有爱卿此言,朕放心多了!”

  房玄龄、杜如晦也不禁暗暗给李靖点了个赞。

  不愧是用兵如神的战略大师,这拍马屁的本事也是堂堂正正的阳谋!

  不过,在场之人,不可能就将李靖的行为看做是拍马屁。

  实际上,李靖此举大有深意。

  他作为军中的大佬,第一个要做的就是展示军方的信心。

  不管对高高在上的皇帝,还是对文官派系,甚至对军中下属。

  他都要表现出战而胜之的决心与信心。

  李佑也不禁默默在心底给李靖点了个赞,暗道李靖确实厉害。

  【好一个李靖,不愧是名留青史的名将大帅!】

  【这不就应了后世那句,“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李世民闻言,也在心中默默咀嚼了李佑这句话。

  暗道这句话可谓高度概括了李靖用兵之策。

  李靖用兵之策,鲜有什么奇计诡异谋,大都以堂皇之师,碾压过去。

  李靖这番话一出,现场气氛果然轻松多了。

  在场的文官官员,都心中有底了。

  他们一开始被这两份军报搞得有些紧张,如今李靖这么一分析。

  这两个小小异邦也不过如此,大唐大军发动,手到擒来,自己何必紧张?

  完全没有必要!

  李靖见自己说的话效果达到了,又道:“陛下,两线作战固然爽快,但没有必要。”

  “大唐精锐虽多,但两线作战,势必分散精锐,即使战而胜之,付出的代价必然加大!”

  “区区异邦蛮夷之命,焉能与我大唐将士相提并论?”

  群臣无不颔首,似乎都赞同李靖的观点。

  毕竟李靖这话很符合书生意气,相当霸气。

  大唐将士的命很宝贵,不能拿来换蛮夷的命!

  可以两线作战,战而胜之,但没必要!

  而且付出的代价越小,战后的损失越小。

  这是一个符合各方利益的选择。

  “故臣以为,

  应先伐吐蕃,再征高句丽!”

  “前朝昏君之教训,我大唐不可不吸取。”

  “东征辽东,后勤粮草皆不足取,且高句丽酷寒之地,聚兵而守,骤然猛攻势必伤亡过大!”

  “且高句丽并无不臣之心。”

  “蛮夷向来畏威而不怀德,陛下战胜吐蕃之后,携战胜之威,高句丽敢不臣服!”

  李绩也附和李靖的意见,大声道:“陛下,卫国公所言极是,我大唐发动天兵,一战而胜吐蕃。”

  “您再携战胜吐蕃之天威,兵临高句丽,岂不快哉!”

  “想那高句丽无胆鼠辈,还敢与我大唐天兵抗衡?”

  “正所谓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臣服其国,此乃上上之策!”

  “望陛下纳之!”

  李世民性喜武功,自然听得心旌摇曳,龙颜大悦。

  他霍然起身,抚掌大笑道:“好!”

  “好一个不战而屈人之兵!”

  “两位爱卿所言,的确是老成谋国之言!”

  “我大唐有你两位大将,国无忧矣!”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