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六回 陈怜怜尼寺忘故人 菊三四教坊苦为妇_辛夷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逊道:“地主比当地百姓更在乎收成,对蝗蝻亦恨多过惧,让地主来灭蝗确实可行,陛下圣明。”

  赵祯让李迪与张士逊退下,又命阎文应唤许氏来问话。许氏正在观稼殿祈福,全然不理阎文应,阎文应只得等她好了才带到赵祯面前。

  赵祯问怎么这么久,许氏说:“这两日在观稼殿见有几只蝗虫,奴婢怕是蝗灾之兆,祈福求雨来着。”

  赵祯叹道:“齐国夫人竟比朝臣消息来得快,以后若有这样的征兆,可要来告诉朕。”

  许氏口中略有抱怨:“我在观稼殿这些年,除了节庆官家有来,别的时候未曾见过官家几次。若官家当真在意这些,原不需要我来说。”

  阎文应觉得许氏失言,冲她打眼色。赵祯却不怪罪,笑道:“这话朕在幼时便听夫人提醒过,不想如今却忘记了,夫人纵只是朕的乳母,但朕这也算不孝顺了吧。”话一出口,不觉又记起方才洪福院传来的李氏毒誓,竟有些信了。

  许氏说:“官家,可是真的生了蝗灾?”

  赵祯点头:“朕找夫人来,就是想问问民间可有对付蝗灾的法子。夫人是应天府的农家出身,自然不会像偏僻地方的百姓一样信奉蝗神。”

  许氏脱口而出:“养鸡养鸭最好了。”

  赵祯笑说:“养鸡养鸭固然有用,但若毁了庄稼也是不行的。”

  许氏又想了想:“奴婢年轻的时候,听过有蝗虫飞到应天府则抱草而死的传言,当地的住家都以为是那些草会杀死蝗虫,但这时候种草又来不及。”

  “当真有此草?朕怎么听着同当年王钦若对先帝说得‘蝗虫坠河而死’一般。”

  “官家是说大中祥符九年的那个蝗灾?”

  “正是,彼时蝗灾未消,先帝祭天祈福,王钦若为奉承先帝,骗说蝗虫飞过东京纷纷坠河自溺而死。先帝十分欣慰,几欲休朝庆贺,幸而王旦劝阻,说眼下没有确凿消息,须确认了才行。不想第二日早朝,蝗虫就飞入朝堂,遮天蔽日,一如墨云翻卷,实在可怖,这才知王钦若满嘴谎言。”

  许氏忽地记起说:“听闻当年先帝就是受蝗虫之惊,夜入太庙祈福祷告而身感风寒,就此一病不起。”

  赵祯噤声默念:“这么提,此次蝗灾来得如此怪异,难道真的是庄懿娘娘气我不孝,要绝了大宋?”

  许氏见赵祯不回话,以为他感念真宗,便说:“官家,百姓不懂什么道理,却知道深秋生蝗虫是天有异象,除了拜蝗神也没别的办法了。”

  “如今山东那边已有妖教设了淫祠野寺,夫人的意思是还不止这些?”

  “奴婢只是觉得,蝗灾一时半刻去不了,拜蝗神的怕会越来越多。”说着,许氏挠了挠脖子,“真是难办。”突然跺脚道:“天不下雨,不如洒水。那些虫子翅膀沾了水,就飞不起来饿死了。”

  赵祯说:“可惜生蝗必伴着大旱,怕没有那么多水可洒。”

  许氏气道:“那不如吃了它!”

  “蝗虫也可吃吗?”

  许氏道:“官家不知,闹饥荒的时候,什么活物能留下,煎了都能吃。”

  赵祯说这倒是个主意,便让许氏退下,独自斟酌。

  许氏从后殿出来便往薰兰阁找匀婉,走到一半,想到该去尚服局找何典仗卜个卦,看看什么时候会下雨,又改道朝东边去,预备到寝房等着。

  正经过尚寝局的寝房,见一女子从房后过来,见她道了个万福就离开,可方向似是与自己一路。

  未知是谁,且听下回分解。

  ①宋代官方对于民间教派并不详加甄别,如宋代民间明教,一人为魔头,结党事之,皆菜食,不茹荤,官书称之为吃菜事魔。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