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六章 “舌绽莲花”宋先生_荣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匮乏,消息闭塞的乡下,听一次说书先生说书都足够让乡野间的孩童激动许久,宋熠许诺的“传奇故事”显然也十分具有吸引力。

  小学童们一个个都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认真听着宋熠接下来的讲课。

  宋熠道:“再说回‘易’。”

  他将粉笔点在黑板上的‘易’字旁边。

  “群经之首是《易经》,《易经》六十四卦,开篇七卦为‘乾坤沌蒙需讼师’!”

  他又将“乾坤沌蒙需讼师”这几个字写在黑板上。

  并简单解释道:“所谓乾坤,指代天地。天乾地坤,此为天地之真谛,之本质。”

  “盘古开天辟地是神话,是传说,究竟是真是假,是果然如此还是后人臆想。”宋熠收回手,微微笑道,“我希望有朝一日,由你们来告诉我答案。”

  正听课的小童们:“……”

  外头旁听的江慧嘉:“……”

  好吧,无语的是江慧嘉,小学童们大多仍是兴致勃勃的。

  宋熠又道:“神话虽不知真假,但天地初开,分定乾坤,这是书中有说的。”

  “而乾坤分定之后,又有沌蒙。”他不紧不慢,娓娓说来,“所谓沌,即混沌、模糊之意。指的是,天地初开之时,世界仍处在混沌、蒙昧状态中。”

  旁听的江慧嘉这回倒是真的听住了,她居然觉得宋熠解释《易经》解释得很有意思。

  他虽然是古人,可他遵循先贤格物致知的思想理念,从哲学的、变化的角度来解读《易经》,居然解读出了那么点科学的味道出来了。

  不过古代也是有不少科学达人的,比如发明地动仪的张衡,编写《大衍历》的僧一行,撰写《水经注》的郦道元,还有写了《梦溪笔谈》的沈括等等。

  江慧嘉想到沈括,则又想到了沈括本是北宋人,而如今的南北两宋显然都被大靖朝给蝴蝶掉了,却不知道这个世上是不是还会再出现一个沈括?

  只听课室内的宋熠仍在说:“蒙之一字,含义深远。既有蒙昧无知之意,又有开蒙解惑之境。诸位身为蒙童,今入蒙学,便如世界初开,蒙昧是诸位之现状,开蒙为诸位之需求。”

  “因此我说你们很了不得。”宋熠叹道,“承上启下,无限未来,岂不是了不得?”

  小学童们听得一知半解,又觉得十分激动。

  而课室外的宋老爷子终于按捺不住,这时击掌赞道:“好!”

  江慧嘉也同时在心里悄悄给了宋熠一个“好”字,一节启蒙课,居然能被他旁征博引到这样一个境界,而最后居然还没跑题,这又何止是一个舍绽莲花了得?

  宋熠不去做演说家,简直可惜了!

  想来也是,他要是像许多的老先生那样,说到开蒙,就是拿上一本启蒙书,摇头晃脑先教学生们背,再教学生们写。一套套的套路下来,效率如何先不说,这被开蒙的对象——小蒙童们,他们肯不肯听,愿不愿用心,坐不坐得住,都还是两说呢。

  宋熠最后总结道:“诸位有启蒙之需要,从而付之讼求,而我今日有幸,暂为诸位之师,惟愿能与诸位共同进步,开启尔等之无限未来。”

  江慧嘉:“……”燃起来了!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