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8章 返回(求订阅)_士无归期:抗日从端个炮楼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间的这样折腾后,这玩意直接报废了,算是让胡彪可以轻松一下。

  只是胡彪不知道的是,夜雨在私底下已经拜托了大洋马白象。

  让大洋马这次在北美地区,用二战时期都已经诞生,但是比较稀罕的合金加工一根枪管,还有枪口消焰和消音配件这些。

  因为天气原因无法晒盐,而开办的煤炭煮盐场,现在也掌握了提存精盐的办法。

  通讯处,现在电话网络也是遍及了整个的阳山岛,三军总基地那边也是有了一台‘小八一式电台’。

  就是在电台的供电方面,中洲部落电瓶厂也是成功的投产了,能保证电台的持续运行。

  那是如今在中洲部落,当前生产的是最老式的铅酸电瓶,这样一种在现代位面有着是一百多年的品种。

  这玩意的生产,真心没有太大的技术可言。

  以上的这些,算是不用他们继续操心,凭借着土著们如今的能力,就能够继续维持下去的一些工业门类。

  但是除了这些以外,还是有着不少需要留人继续指导的地方。

  比如说:‘百年海军’这样一个说法,不知道都在胡彪耳边听说过多少了。

  对比起来,中洲部落在满打满算之下,也就是成立了15天都不到时间的水兵部队,可以说啥也不是。

  还需要留下一个教官,多少让他们知道今后该往什么地方自己训练。

  同样,步兵和空军这两个部队,同样是面对着严重的不足。

  胡彪寻思着,怎么滴!也得分别给他们留下一个教官,再指导上一段时间才行。

  对了!因为前段时间里,中洲部落的四处吸收土著加入的行动,在人员收获上倒是取得了一个巨大的收获。

  到了昨天的晚上为止,中洲部落的总人口就是接近万人。

  并且这样的行动依然还在持续,虽然在规模上小了一些,但每天也有着一两百人加入。

  谷/span可以说在短时间里,就让中洲部落在人口和劳动力方面的不足,取得了一个脱胎换骨一般的变化来。

  问题是为了接回那么多人,好些船日夜不停的运转之下,在油料的消耗就是有点吓人了。

  加上了钢铁厂和发电厂这些工厂,因为产能增加需要的原料,也是需要日夜不停的被运送过去,同样每天都要烧不少的油。

  这一趟中洲过来,带过来的成品油库存,现在都只剩下了两百吨出头的样子了。

  好在这一趟过来,除了带成品油过来,胡彪他们还带了一套小型煤化油的设备,还有相关的技术资料过来。

  这么15天的时间过去了之后,这个理论上的生产效率,可以达到了50吨的煤化油工厂已经是建设了起来。

  但是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如今每天只有2吨多点柴油的产量,可以说连杯水车薪这点都算不上了。

  胡彪寻思着必须要深挖产能,达到日产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