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23章 每个人都有擅长的领域_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诸勇开始汇报这半年来的南湾厂的业绩。

  从农用运输车的生产销售利润说到了摩托车。

  农用运输车的业绩基本还是非常稳定的,这半年合计生产了六千多辆,实现利润六百余万元,只能算是中规中矩。

  而到了摩托车这里就火爆了。

  设计能力五万台产量的生产线几乎在满负荷生产,这半年来一共生产了两万多辆摩托,依然供不应求。

  实现净利润两千几百万元。

  汇报完了这些,诸勇又开始诉苦,原来真正让诸勇叫苦的是出席县里市里的那些表彰大会,以及面对各个级别媒体的采访。

  “这多好呀,你现在在红崖县或者渤海市也算是名人了吧?”

  “我可不愿意当这样的名人,你最好找个人来应付这些差事。”

  也是,应该安排一个专门的人专门来负责和这些媒体打交道,就像国家有部门发言人一样。

  “大舅,你说把闫凌找来让他当咱们南湾厂的发言人怎么样?专门让他应付那些记者,咱们一年给他三万两万的报酬。”

  “啥!给报酬?那你这报酬还是给我吧我来应付。”

  你看这事儿扯的,怎么一车到钱上性质就变了呢?

  “李达他们仿制生产线的进度如何?”

  万峰很清楚他现在手里就是有一百万的年产量生产线,摩托车也照样供不应求。

  从现在起一直到十年后的九七年,摩托车都属于是奢侈消费品,国内的普通家庭根本就消费不起。

  但是摩托车它就是一辆不给你剩地卖出去了,也不知道都被什么人买去了。

  “李达带着技术人员仿制的一条五万辆的产品线还差一些核心的地方,估计到年底才能完成。”

  “这回陈道不再走了,有他在估计进度还能快一点。”

  “陈师傅再不走了?这可是个好消息。”

  “大舅,那些毛子在这里怎么样?”

  “还行,毛子原本是很懒散的,但可能是被咱们的人感染了,现在也是蛮拼的。那些跟着他们学习的青年人现在除了能娴熟地使用那些机床外,还能做到一些比较复杂的保养和维修了。”

  对这一条万峰很满意,这就是万峰请他们来的原因,你连机床都教不会要你们来干啥。

  “哎对了,他们的工作期限到月底就到期了,我还犯愁怎么办呢?正好你回来了。”

  “那他们有没继续留下来工作的意思?”

  “大多数都有继续留下来的意思。”

  万峰点点头。

  “我进车间去看看。”

  万峰从办公室出来,到后勤部要了一套工作服换上,然后很像那么回事儿地走进车间。

  发动机生产车间里的卫生条件控制的是比较严格的,万峰就没进去而是直接进了装配车间。

  装配车间里温暖如春,工人们在流水线上忙而不乱地工作着,一个个程序一个个部件被有条不紊地安装到车架子上,到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