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65章 功德碑_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传达室一墙之隔有一个简单的小店,这个是敬老院开的,里面卖一些烟酒食品什么的。

  主要就是为敬老院里的老人服务。

  将来也会为福利厂服务,同时附近洼前的村民也会在这里进行消费,这算是敬老院唯一的经济来源。

  那个诸平任命的院长向万峰汇报了一个情况。

  说将威村一些经济状况比较好的家庭老人也希望到敬老院里来,说这里生活清闲热闹,他们的子女愿意为他们支付一定的款项。

  这个问题万峰没有表态,当初他说过敬老院福利厂建成后就移交给村子里,他不负责后期的管理。

  万峰让赵姓院长去找诸平,和村里的干部进行商议。

  敬老院的问题万峰推给了村里,这不在他的负责范围内,但是又一个问题诞生了。

  关于小孩的问题。

  现在南大湾里的工厂最长的已经存在近四年了,这些企业里一些年轻人家庭的孩子也都出生了,再过两年就到进幼儿园托儿所的时候了。

  还有就是将威学校的问题。

  因为将威这里人口的膨胀,原来的学校面积已经跟不满足不了将威人民的需要了。

  这些事情都跑到了万峰的面前。

  谁让你是将威首富呢!

  这个万峰倒是没犯愁,他也没打算自己出钱,而是先让人做了个预算。

  建一座四层楼的学校和一座两层楼的幼儿园,再加上锅炉房课桌各种教学器材所有的费用加起来在当时需要五十万元。

  万峰就拟出了一个广告。

  将威企业和个体户谁自愿捐赠五千元,将来学校落成会建一座功德碑,捐款人的名字会镌刻在功德碑上受村民敬仰。

  只接受前一百人的捐款,名额有限欲捐从速。

  广告拟好,万峰在捐款人的名单第一个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万峰是第一了,得到消息的栾凤当然就是第二了,栾凤第二了,张璇就得第三。

  万峰看着这名单一阵无语,你们就别跟着凑热闹好不?

  将威这里现在大大小小的工厂三四百家,这份名单根本就不够用才对。

  万峰的预料一点没错。

  这事儿还没出南大湾就够了,南大湾里就有超过百家的厂子,五千块钱就能在功德碑上看到自己的名字,傻瓜才不干。

  这可是光耀千秋的事情。

  那些没捞着捐款的人不干了,上百号三角地的东山工业区的包括一些个个体户把万峰团团围住。

  说万峰剥夺了他们为将威建设添砖加瓦的机会,大叫万峰事情办的不公。

  强烈要求功德碑上得有他们的名字。

  万峰这个无语,这给钱还有抢着给的。

  既然这些人要捐,万峰也就不客气统统收下。

  原本要筹集五十万的资金,这整整筹集了二百零七万。

  建学校五十万足够用了。

  五十万建成的学校已经算是豪华版了,余下的钱万峰当场宣布成立一个基金会,这个基金的用途是用来帮助那些贫困人家的孩子上学的费用,以及那些考上大学的学子的资助。

  再就是未来学校添置一些教育书籍和教学器材的。

  基金会由南湾集团和将威村委会代为管理。

  事情就这么圆满地解决了。

  但下一个问题就出现了,这得建多大的功德碑能写下这么多人的名字?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