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64章 烟贩子_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接完电话,万峰和谭春告别,一个人从三角地往南大湾走。

  三角地现在有三个小企业,这是早期刚规划的时候留下来的,后期把工业区放到东山后这里就再没有企业落户。

  除了三个小企业外,在靠近湾口的地方还有一个类似于自发的贸易市场。

  这个市场主要就是卖各种‘进口货’,并没有服装鞋帽什么的。

  湾口的那些酒店饭店小吃部和东山小区的住户都是这个小菜市场的经济来源。

  当南大湾成立工业区带动湾口成为服务区后,这里就出现了第一个卖菜的。

  最开始只是当地农民自家园子里出产的各种蔬菜,吃不了拿到这里卖个毛八分的。

  后期随着越来越多卖菜的人进行,这里就形成了这么一个小市场。

  品种也逐渐的丰富起来,从最初的蔬菜发展到现在水果、海货、肉类、调味品的综合市场。

  每天早晨五点多钟,这些人就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里,摆摊卖货。

  到晚上五六点钟收摊回家。

  小树屯自然是要收税的,如果不收税垃圾都没法收拾。

  说到垃圾,每一个工业发达的地区,污染和垃圾都是无法回避的事情。

  将威虽然污染控制的不错,但是垃圾这个东西随着企业的越来越多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因此从南大湾工业区开始的那一天,将威对垃圾的处理就制定了严格的措施。

  万峰从一开始就实行了垃圾分类。从每个企业做起。

  可回收的垃圾比如纸张、塑料、金属这些可利用的垃圾都流入了废品收购站。

  不可回收可焚烧的垃圾则有专门的焚烧点。

  不可回收不可焚烧的垃圾则能处理的处理,实在不能处理的就得找地方填埋。

  并且制定了较严厉的奖罚制度。

  这个制度从企业慢慢蔓延到了各个农家住户,几年过去,到现在在将威人人基本已经养成了自己处理垃圾的良好习惯。

  别说大人,就是小孩都不会乱丢垃圾。

  就拿这个小菜市场来说,每个摆摊人所拥有的区域里的垃圾,如果不怕被罚款就要自己处理。

  他们把这些垃圾分类收集然后交给小树屯专门负责处理垃圾的人。

  因此一向以脏乱差闻名的菜市场,在这里却给人以非常整洁的感受。

  万峰从这个小市场穿过,在和摊主打招呼的时候也闲着没事儿问一问物价。

  从八八年后,物价就有点漫天飞舞的趋势了,虽然八九年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但是后遗症依然存在。

  很多产品的物价早已不是三年前的价格了。

  这其中涨幅最大的就是鱼肉类了。

  万峰随口一打听也是感到一些吃惊。

  猪肉两块三,牛肉两块七,羊肉竟然差二分钱就三块了。

  还有鱼类,几年前三毛两毛的鱼现在已经完全见不到踪影了。

  万峰在卖鱼的摊位打听了一下,最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