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七十章 垄断,棉纺,毛纺_我真是大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棉花要涨价,但幅度有限;毛纺兴起、出口前景不错。

  郑仁通过与客户的谈话,得到了两个有用的信息,且都与棉纺行业有关。

  算了一下,手上还有点余钱,郑仁马上叫来伙计,赶上车,前去进货。原材料得保证,何况还有涨价的因素呢!

  而且,他知道,不是自己一个人能想到棉花的问题。随着棉纺业的兴盛,棉花价格这段时间一直在小幅上涨。

  当然,出口的价格也在上升,西夷有银子,对于价格的波动,并不是很在意。在意也没办法,你不要还有别人要呢!

  自从大明海军在近海击败荷兰人后,又开始了南海巡航,再加上海商总会的武装商船,把本已势弱的海盗打得七零八落。

  荷兰人也签定了协议,明朝保证其东亚航路的安全,荷兰人也不得劫掠南海商船。

  海上航行的安全性得以保障,大明的出口外贸更加繁荣。

  特别是又与葡萄牙人签了协定,马六甲航行通畅,已经有大明商船驶入印度洋,与那边的诸邦国展开了贸易。

  上海、广州、湄公三大商馆全部投入运作,西夷、南洋小国、东亚国家的商人会聚于此,象丝绸、瓷器、棉布等拳头商品,根本不愁卖。

  这些事情,郑仁多少都知道一点,是从报纸上得到的。

  朝廷已经允准四大商会发行报纸,有关国内国际的商业消息,都可以刊载。

  《大明论坛》也开了商务专栏,登载一些朝廷的政策,以及进行工商业上的引导。

  让大明的工商业者睁眼看世界,不要只把目光局限于国内,甚至是一州一省。

  皇帝的目的很明确,也从不掩饰重工商轻农赋的思路。只是轻农税,却不是轻视农业。相反,在农业上的投入,可是相当大,且将持续很多年。

  郑仁路上停了车,买了份报纸,是江南商会发行的《商情》,坐在车上翻看。

  “郑老板。”一声招呼让郑仁从报纸上抬起头。

  陈和顺,也是一家棉纺作坊的老板,正笑殷殷地向郑仁招手示意。

  虽然是竞争对手,陈和顺还从郑仁这里挖走过织工,可抬头不见低头见,郑仁还是拱手还礼,示意伙计放慢了车速。

  “恭喜呀,郑老板添置织机,必定是生意兴隆,财源广进。”陈老板脸上都是笑容,说出的话却让郑仁心里一沉。

  这个王八蛋,消息这么灵,难不成一直在盯着我?

  郑仁笑得勉强,说道:“谢谢陈老板,您的作坊早就添了新织机,我那小作坊哪能比?”

  陈和顺摆了摆手,说道:“同行是冤家,这句话已经过时了。郑兄还不知道吧,江南商会那边要成立棉纺行会,海商总会好象也有这个意思。”

  “行会?”郑仁疑惑道:“咱们不是早就有嘛?”

  “那不一样。”陈和顺摇头,说道:“具体的条文还没出来,但也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