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零七章 江南路,睡狮待醒_草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响起,两人转头看去,哟嗬一声叫出了口。

  薛雪打趣道:“宋大贤,你怎么也来了?是来看热闹的么?”

  向怀良道:“有宋先生在,江南事就好办多了。”

  来人是宋既,肩宽个高,皮肤黝黑,一笑露出口白齿,份外明朗。

  他朝两人拱手道:“江南事涉及商货变动和国政往来,亘古难见,宋某自然要亲历一番。”

  走到墙边,打量那张舆图,他点头道:“诸位已将形势摸得很透了,我也作不了什么。只是官家觉得,大家对江南事的根底还各有想法,要借我这张嘴再来说说。”

  宋既刚才就强调江南民人的“抱团方式”,薛雪长于宏观谋划,向怀良长于商货细节,对这体制之事不熟悉,就静候宋既下文。

  “当年我英华立国,推行官府下乡,最大的阻力是什么?宗族!”

  “华夏数千年来,以农为本,这宗族自是好的。可到了如今,纵观寰宇,东西连通,已是以工商为本,以资为本的时代。华夏若还是停在老路上,欧罗巴诸国,迟早会鱼肉我华夏。”

  “以工商为本,不是说要舍弃农稼,而是说要以工商事理来重组各业,重组天下。而以农为本的宗族,奉行的是以血脉事理来维系天下,抑扬百业。要鼎革华夏,这宗族就必须破开。”

  “我英华所行官府下乡,目的就是以官府护着工商事理,透到天下末梢,取代宗族对地方乡社对商货来往,百业抑扬的把控。”

  宋既已学贯中西,开口就是大家风范,几句话就将大背景交代清楚。此时范晋和徐师道又进来了,就静静在一边听着。

  “我们一国,在两广、云贵和湖南等地推行官府下乡,时至今曰,仍未大成。广东是基本功成,福建因海贸兴盛,此事也算顺利。但其间所起诸多冲突,那帮腐儒的报纸也渲染得够多了,不是国势强盛,南洋开疆,这些冲突还真要乱了一国人心。”

  “江南是番什么景象呢?江南田稠人密,宗族势大。我本也是扬州人,读书是靠宗族供养,异曰做官,也要照拂宗族,由此结成一张大网,从地方到朝堂,将国事一层层网住。”

  “我还见族中子弟,但凡不是读书人,自己所创之业,都要受宗族把控。长久下来,族中人不是读书,就是务农,要行工商事,都被族中责罚,说是忘本。”

  “在江南,工商被指为末业,但即便是行末业之人,也是以宗族抱团。就说苏杭织坊,即便广招织工,也是以宗族方式管着。他们所结的东家行西家行,各自泾渭分明,死守规矩。就如耕田一般艹持他们的产业,对相互争利之事格外厌憎。”

  “而我英华的东家行,使足了力气革新工艺,广办新业,目光远望,脚下总是不停。西家行则是跟东家行争利,而不是以排斥其他雇工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