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七章 修书的悠闲日子_文物贩子在唐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话,不由惊讶道:“谷先生此话怎讲?”

  谷那律摇头叹息说:“唉,在下也多见他人绘竹,盖是墨竹,从未见过你这所谓朱砂竹的。难道你见过红色的竹子么?”

  卢鸿很认真地想了半天才说:“这红色地竹子,学生确实从未见过。只是先生道应绘为墨绣,难道先生便见过黑色地竹子么?”

  谷那律张口结舌,无言以对。众人听了,不由俱是哈哈大笑。

  若说最喜爱这纸扇一物地,便是那褚遂良褚大人了。这些日子以来,只要得暇,他便日日泡在卢鸿这里。卢鸿分扇子时,自然也分他一柄。按说除了卢鸿外,此间众人,再无一个书法可与他比肩的,但他却硬不肯自己题扇,逼着卢鸿为自己题了扇背。之后此扇便日日不肯离手,除了洗澡、吃饭、睡觉之外,决不会离身的。只要见了同仁,便将这扇子在人眼前摇来摇去,弄得诸多同僚都搞不清褚大人手中扑扇来扑扇去的是个什么玩艺。待得知乃是卢鸿公子所创折扇,更是由其亲手绘画作书,不由各各倾倒。而纸扇也由此一举成名,成了长安诸多文人雅士追捧的流行时尚。

  除了纸扇之外,卢鸿又开始在闲聊时,向众人灌输自己那《格物论》中的物理、化学知识。他的一些试验器具既然已经运来,便在石桌纳凉时演示了几个小试验给大家看。这一下可不得了,众人当下大感好奇,更索要了卢鸿地《格物论》书稿,每天便改闲谈为格物试验了。

  卢鸿这部《格物论》中的试验,都套了格物的大帽子,当然也是经学研究的一部分了。只是为着符合大唐的接受能力,卢鸿大胆改革,可谓东西合璧,古今一体。其荒谬程度,任何一个后世的初中老师见了,都必然会气得当场昏过去。可就是这些东西,居然把众多大儒唬得一楞一楞的,叹为自古以来未有的经学新天地。

  就拿最简

  理空气小试验来说,卢鸿便大言不惭地将几个试验成有,而且将之与阴阳气学有机地组合起来。按他气学之说,气是无所不在。又按《易》言道,气分阴阳。卢鸿便用试验雄辩地证明,空气由阴阳二气组成。人吸入阳气,呼出阴气;植物吸入阴气,呼出阳气。故阴阳化生,生生不息…

  当然唐朝时人平时也是这么认为的。关键在于卢鸿以几个小试验将这知识明明白白地演示在了众人面前,并说明了阴阳二气的采集方法与所占比例。按卢鸿实验证明地空气中阴阳比例看来,阴阳二气并非如人想象般各占一半,而是阴气比例更大,是为少阳之象。围绕此事,卢鸿做了诸多论述,直把气学的理论说得铁证如山,令人不能不信。

  卢鸿当然知道氮气不是二氧化碳,但如果真让他这时候给大家讲什么是气体成分,什么分子原子质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