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五章 迟到_调教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方,进士及第时排名不低,可想而知是将来会是一个地位不低的人物,他不愿斥责这样的后起之秀,当官多年,马自强深知可以得罪中年和老年官员,但最好不要开罪青年官员,老人和中年人的恩怨可以化解和消解掉,最少以自己的能力可以应付,得罪青年官员,几十年后自己不在了,子孙尚在,到时候就是给子孙种下祸来了。

  被张居正悍然废掉的辽王可是亲王,大明太祖之后,天潢贵胄,可那又如何?当年老辽王喜欢拿一个卫所军人出身的老门子取乐,甚至虐待,几十年后,老门子的孙子成为首辅宰相,传了二百多年的辽王一系,就毁在这个老门子的孙子手里头了。

  这种事给马自强深深的警告,他大皱其眉,但他不愿得罪邹元标这样的后起之秀,特别是他听说邹元标和一些青年才俊走的很近,隐隐有结党的趋势,马自强就更不愿多事了。

  无人约束,邹元标就更加肆无忌惮,大声道:“若有谁庇护此人,吾等应击鼓而攻之!”

  离他近的都是青年官员,惟恐天下不乱的角色,当下都是一起大叫欢呼起来。

  文官们这边闹腾,勋贵武臣们都是避的远远的,只是听到攻讦张惟功的话,倒是有不少人面露高兴之色。

  难得有文官替他们说话了,勋贵武臣,在朝中的势力毕竟还是太薄弱了一些。

  **星看到眼前情形,大感为难。

  邹元标为人行事光明磊落,不惧权贵,也不怕得罪任何人。但他不行,**星生性阴沉一些,凡事喜欢预做打算,不孟浪行事,邹元标出头打响头一炮,是他在后头做的决定,原指望能鼓动一些部堂大臣甚至阁老,大家一起给元辅施加压力,在京营之事将武官上升的势力打下去!

  最近这几个月,京营先后两个大动作,一个是俞大猷奉命北上,调动大量钱粮物资,训练神机营车营兵。

  俞大猷的操守,**星还勉强信的过,但也有怀疑,他认为武官不论怎么有操守,也是没有办法和读书明理的进士出身的文官相比,更何况此番大动干戈,说的是为了明年大阅和京营防务,但练兵之事,自嘉靖年间到现在未能成功,戚继光也是海内名帅,屡次请练兵,朝廷没有一次允准的,最终也没有叫他练京营兵,只是叫他去蓟镇练兵,员额说是三万,但一直没有物资支持,戚继光最终倚靠的还是自己陆续调到北方的近两万浙兵。

  对戚继光是如此防备,为什么俞大猷能轻松练六万兵马,这里的猫腻是什么?

  **星心有怀疑,最关键的还不是钱粮的浪费,而是他警惕京营会真的练成强兵,形成一个武将的团体,在俞大猷这样的垂老边将手中还不足为患,如果落在一个有雄心壮志和庞大势力的侯伯手中,又会如何?

  这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