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八章 境遇_调教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感觉一阵温暖,他看看眼前的这两个中年男女,郑重点头道:“请七叔七婶放心,我再也不会轻身犯险了。”

  “如此便好!”

  张元芳心头一阵轻松,笑着拍了拍惟功的肩膀,听说了今日之事后,他打心底还是为眼前这个少年感觉自豪。

  无论如何,惟功不是那种视平民百姓的性命为草芥的纨绔公子,亦不是不听劝说的愣头青,而拥有的侠义心肠,果决的手段,更是普通人中绝无仅有的。

  眼前的这个少年,和半年多前的那个小愣头青也不同了,惟功,真的是在一点一滴地成长着呢……

  时间过的很快,对平民百姓人家来说,过年就是备好五供用的香油贡物,准备包一顿饺子,欠的债要在年前还清,然后就是买点糖豆儿和鞭炮哄哄孩子,能做新衣的做新衣,做不起新衣服的就把旧衣服浆洗一下,再把小院到内屋打扫一番,一家人干干净净的过年,年前的准备工作,无非也就是这些。

  国公府的新年,当然是与普通的百姓截然不同。

  从内花园到外宅门有十几道门,加上角门侧门边门,几百间屋子的大宅院所有的门首要粉涮一新,从祠堂到正堂,再到马房,每一处房间都是被洗涮打扫的干干净净,没有一点儿死角留下来。

  所有的贡器,从商周的青铜器到唐彩宋瓷,都是小心翼翼的取出来,擦拭一新。

  祖宗的神牌,画像,都是一一悬挂和摆放出来,预备在除夕那天,供子孙们献礼祭祀。

  种种富贵气象,除了天家,也就是寥寥的几家同等身份的国公府能比了。侯伯之家都差的远,那些所谓的一品文武大员,在京城的宅院都可能是御赐的临时居所,致仕之后,要返还给朝廷,在这种风流气象上,品官之家和勋旧戚里之家就更差的远了。

  因为太过忙碌了,连张元芳这种疏宗出身的老爷都被请出去帮忙,坐镇在某处,提调仆人做事领东西,发对牌,督促管帐的记录,晚间再盘帐查物,收拾入库,忙的也是不可开交。

  只有惟功没有事情,也没有将心思沉浸在这种事里头,仍然是早晨早早起身,练力气,开弓收弓,站桩,下午练刀术剑法。

  对拳法,他没有办法练,这不是苦练能练出来的,见识过高明的手段之后,他也没心思去请教那些国公府的教头,所以每日只能继续练基本功,无一时稍缀。

  这日早晨收了桩功,小厮来兴儿禀报,外头有南城纸坊过来的伙计送书过来。

  惟功答应一声,知道是自己订的经过大明兵部核定的送过来了。这一套书和戚继光的纪效新书、练兵实录等兵书一样,都是实用性很强的兵法类的书籍。

  在这个缺乏娱乐手段的时代,惟功每日苦练之后的放松办法,便是挑灯夜读书。

  好在他是武臣勋旧人家的子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