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一章 交进_调教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几个店,言称年获利两万,这在万历来说已经是颇高的利润了,要知道,勋侯之家开设的官店,平均一家一年也就两千银子。

  国朝最赚钱的行当,毫无疑问就是放印子钱,也就是高利贷。

  舍此之外,最稳赚不赔的,就是买地买庄子,有几千上万顷地,一年两次收成,每亩获利三钱五钱银,一年十万两以上还是稳有的。

  高利贷这行当,晋商占据半壁江山,然后剩下的就是勋侯之家和高官显贵,本钱十万,年获利三十万也不是难事。

  放印子钱毕竟是吸人血汗,明廷向来有例严禁,普通的士绅和商人敢碰这个雷区的,被抓着痛脚就会死的很惨。有严令在前,皇帝总不好干这种行当,脸面还是要的。至于土地,从成化年间首创皇庄,至今皇庄已经有一百三四十万亩之多,只是每年交进的子粒银不过几万两,实在是叫万历有点灰心丧气。

  养了大量的管庄太监和部属,结果收下来的就是这么一丁点,实在是叫人提不起兴致来。

  皇家的事就是这样,人浮于世,浪费严重,而事情却没有人办,也没有人督责,论收益自然是不成了。

  所以皇帝到底还是对惟功的建议太有兴趣了,现在就能一年赚两万,扩大十倍规模,一年岂不有几十万?再把触角伸到外地,自己给予支持,岂不是一年大几十万?

  想到这里,万历真是两眼放光。

  所以他一改犹豫口吻,郑重道:“等吾亲政之后,你再想办法吧。”

  “是,臣等将来再说。”

  “还有,”张惟功对万历谈事情,总是慢慢潜移默化,早早植于万历心中,因而趁热打铁道:“臣的顺字行,现在只是收货送货,赚的是脚行力钱,臣想,也搞存钱兑钱,本店存,异店取亦可,从中收手续费。”

  “你说的是钱庄吧,这个山西老倌在搞呢。”

  提起钱财诸事,十四岁的万历已经很敏锐了。

  “臣的这个做法,和钱庄或质铺都不同的,要紧的还是方便,不取其暴利,以免伤民,亦招物议。”

  通存通兑,异地取款,这个其实在中国也不是新鲜事,唐宋时就已经有人在搞了。但这事情总是随着王朝兴衰,当然还有钱庄自身的发展息息相关,反正到目前为止,山西人开的钱庄还办不到这样的事。而真正意义上有近代银行业雏形还是清末的事了,等真正的银行出现之后,钱庄也就退出历史舞台了。

  在万历年间,晋商搞钱庄,而江南士绅的主要生财手段则是质铺,也就是当铺,很多知名的官僚家中都有大型质铺,日获斗金,是真正的暴利行业。

  钱庄,质铺,加上粮行,是当时的三位一体的吸金怪兽,这一点,连皇帝也是心知肚明。

  虽然万历对张惟功的谨慎小心并不以为然,不过想想张居正的严厉,便也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