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五五章 九鼎_逍遥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夏朝、商朝、周朝三代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

  战国时,秦、楚皆有兴师到周王城洛邑求鼎之事。

  周显王时,相传九鼎没于泗水下,至此九鼎下落不明。后世帝王非常看重九鼎的权利象征与意义,亦曾屡次重铸九鼎,武则天、宋徽宗也曾铸九鼎。

  眼前这九尊大鼎,显然就是武则天重铸的九鼎!

  只是历史上记载的武则天铸造的九鼎早也不知所踪,估计没多少人知道武则天把她重铸的那九尊鼎最终当成了陪葬品。

  华夏历史上,九鼎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甚至围绕着九鼎还出现了一个著名的成语,那就是“问鼎中原”。

  “问鼎中原”这个典故说的是在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发兵攻打居住在陆浑之地的戎人。陆浑在河南嵩县北部,距离东周首都洛阳不远。

  陆浑戎当然不是对手,楚军大获胜利。不过,楚庄王并没有就此停手,而是大手一挥,指挥大军一路向北,进入了周天子的领地,来到了洛水边。

  周定王非常恐慌,便让王孙满以劳军的名义去探探虚实。天子使者王孙满来到楚营后,楚庄王劈头便问王孙满:周天子的鼎有多大,有多重?

  而时任大周朝大夫的王孙满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知道楚庄王这么问是何意,于是他非常机敏的这样回应道:“鼎的大小轻重在于德而不在于鼎本身。从前夏朝正是有德的时候,把远方的鬼神画成图像,让九州的长官进贡铜器,铸造九鼎并且把图像铸在鼎上,所有物像都具备在上面了,让百姓知道神物和怪物。

  所以百姓进入川泽山林,就不会碰上不利于自己的东西。魑魅魍魉这些鬼怪都不会遇上,因而能够使上下和谐,以承受上天的福佑。

  夏桀昏乱,把鼎迁到了商朝,前后六百年。商纣暴虐,鼎又迁到了周朝,德行如果美善光明,鼎虽然小,也是重的。如果奸邪昏乱,鼎虽然大,也是轻的。

  上天赐福给明德的人,是有一定期限的。成王把九鼎固定在郏鄏,占卜的结果是传世三十代,享国七百年,这是上天所命令的。周朝的德行虽然衰微,天命并没有改变。鼎的轻重,是不能询问的。”

  楚庄王听完,无言以对,也没有再强求,不久便离开了东周境内。

  这就是“问鼎中原”的出处。

  楚庄王当然不是一个单纯的好奇宝宝,只是想了解下九鼎的大小轻重。从王孙满的回答中不难看出,九鼎乃是国家的象征,它的迁移代表着政权的转移。由此,楚庄王的问鼎,透露的是他欲取周而代之的野心。

  进入战国以后,诸侯国向周天子谋求九鼎的次数越加频繁。不仅秦国多次兴师临周而求九鼎,齐国、魏国、楚国等也都对九鼎朝思暮想,恨不能自己独占。周天子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