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三十九章 战报传回_贞观女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万石,日后陆续送粮,补给队不断输送,所耗粮草更多。按照估算,若大军两月内不胜,大唐必将元气大伤!”魏徵面色严肃,站了出来,一串骇人的数字由他口中说出。

  所耗粮草之巨大,令人震撼不已,朝中一片议论之音。

  唐太宗的面上也逐渐露出惊愕之色。

  魏徵此时提出的这个问题,并非是打算追究谁的罪责,而是想要集思广益解决问题。

  唐初时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口稀缺,导致经济和农业产量上不去,此乃限制大唐发展的最大绊脚石。

  正在此时,殿外传来前线战报!

  唐太宗动容起身,急切道:“速速将战报呈上!”

  宫中近侍将战报拿于手中,唐太宗让他当众念出。

  近侍缓缓展开信纸,高声念道:“二月十四日,开路大将云麾将军房遗玉,率军八千抵达胶郅谷,突厥大军八万,闻讯来击——”

  话音未毕,战报已被旁侧一人挥手夺去。

  唐太宗嫌近侍读的太慢,先行将战报抢去,拿于手中细看:“房遗玉退至兰玉岭驻扎,突厥驻守险地胶郅谷,意图抵挡我军主力部队,三日后,房遗玉火烧战马冲阵,以六人伤亡,歼灭突厥八万大军,龟兹举国混乱,兀庵宁惊吓归天。房遗玉许之以利,龟兹新王归降。突厥大汗赫乞隆受我大唐军威,携众部向西逃遁,突厥叶护阿史那贺鲁于同日献交河城归降!”

  唐太宗被这份战报彻底震住,似是难以相信这份战报的内容,反复看了数次,面色严肃。

  这可将殿下众臣给急坏了,此番出征只能胜不能败,大唐如今威震四夷,关键就在于不败,自唐太宗登基之后,大唐对外战绩尽是全胜,且敌人尽非善茬。

  无论是高昌、吐蕃还是东突厥,都是些威震一方的敌手,而大唐却将其收拾的跟儿子似的,可谓是无人能敌,故而天下万夷才敬服大唐,惧怕大唐,对于大唐的沃土,才不敢产生半分染指的想法。

  可若大唐今朝败退,那外邦的忌惮之心,也会随之消失,甚至产生大唐不过如是的想法,那必将导致天下大乱。

  这并非是他们怕了,以大唐如今的实力并不惧怕任何来犯之敌,只是诸位大臣并不想白白浪费财力,打些没好处的战争。就如与吐蕃一役,若非房遗玉要求割地赔款,大唐必是得不到丝毫好处。

  加之大唐正处于稳定的发展当中,若战事四起,将会导致经济倒退,合理处置四方关系,稳定发展才是大唐首要的任务,故而大唐必须掌握战争的主动权,要打谁才打谁,不然就不打。事先积累力量,在力量达到巅峰之际出击,将对手打杀,而后调整恢复,再度积蓄力量,等到重回巅峰。

  这般做法,正是吸取了大汉时期的经验教训。

  西汉是个与大唐一般强大的朝代,尤以汉武帝刘彻时期,只是因连年征战,不停的攻打匈奴,导致国库空虚,人口减半。

  正所谓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大唐能这般决策,自是充满智慧的。

  故而大唐不能败,只有一直胜下去,大唐才能稳稳抓住战争的主动权,不至于步子乱掉。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