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5章:他们凭空消失了。_重生福晋求和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康熙三十五年二月,大清国发兵十万,分三路出击准葛尔叛敌葛尔丹。

  东路由萨布素率兵九千跨越兴安岭西进;西路由抚远大将军费扬古率兵四万六千人,分别由归化、宁夏,穿越沙漠、山地、沼泽艰难北上;康熙皇帝亲率中路军四万五千人,出独石口一路向北。

  三路大军对准葛尔军出没的地点,呈合围之势挺进。约定于克鲁伦河一带,将其歼灭。

  出征之前,皇帝以及众将领,反复研究途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每一步都设想了几十遍,并做了相应的对策。出征之后,途中所遇的困难,仍是比设想中的还要严重得多。

  皇帝率领的中路军还未到达约定的目的地,粮草便一再中断,有时候一天只能吃一顿饭维持。喝的是路边浑浊的河水,军中不断有人生病,随军一百多人的医师队伍日夜忙个不停。

  催促军粮的快马,一队队的派出去,回来的消息,大同小异。南方一直在下雨,道路泥泞,运粮车行进缓慢。

  高士奇秘密进言:“万岁爷不是有后备粮草吗?”

  皇帝说:“前方的路,还长着。这一仗不知道要打到什么时候,不看到葛尔丹的队伍,不到弹尽粮绝,不动用备用的粮食。”

  入夏之后,西北也遇到连绵的阴雨,费扬古率领的西路军,被一段三十多里的沼泽地带所阻。膝盖深的淤泥,步步艰难,耽误了行程。

  有人又传说,俄国沙皇要出兵帮助葛尔丹,准备借给他六万鸟枪。

  随军的大臣们,担心皇帝率领的中路军,孤军深入,遇上危险。纷纷请求皇帝就此退兵。

  皇帝坚决不同意:“朕挂帅出征,还没有见到敌人就后退,如何杀敌,怎样向百姓交待?况且我中路单独退兵,叛贼就能集中精锐攻打西路,西路军的将士们就危险了。”

  五月初,经历两个多月的长途跋涉,皇帝率领的中路军,率先抵达克鲁伦河,逼近准葛尔叛军。

  葛尔丹听士兵报告说大清皇帝挂帅亲征,已经到了大营前,他还不太相信。等他跑上山头瞭望,只见清军兵强马壮,黄色的龙旗迎风飘扬。

  他深知此时地对他不利,不是战的好时机,乘夜拔营西撤。

  皇帝率军追击,由于准葛尔军的骑术精湛,又轻车简从,神出鬼没,连追了五日之后,找不到他们的影子了。千辛万苦的出兵了两个多月,终于看见敌人,又让他们跑掉。大家都不甘心,尤其是大阿哥率领前锋营,更是恼怒之极。

  大阿哥向皇帝请战,愿领五千精兵,轻装前进,寻找叛军。

  被皇帝驳回。

  严厉斥责大阿哥没有全局观,做事浮躁。身为一军将领带头冒进,视兵士的性命如儿戏。

  皇帝着快马通知费扬古率领的西路军,令其埋伏在叛军回准葛尔的必经之路拦截。又特意下令,葛尔丹若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