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4步步谋珺义巧言辩,招招败子重黯归乡_将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打赢这次,但功绩不会长久,迟早会毁在党祸之中。”

  “老将军此言何意?”立刻有文官跳出来反驳,“难道将军认为,百无一用是书生么?在将军眼中,我们这些文臣,只会在后方添乱?”

  “宋老将军没这个意思。”稍微有些理智的官员赶紧站出来劝架,于是话题又从丞相是否通敌,转移到了文武之争。

  正当双方你一言我一语辩的不可开交之时,李洪义一句话打断了大家的言论。

  只听他道:“这封信,就是邵相写的。”

  此言一出,如同一把利刃,撕开了所有的谎言。

  话说在双方辩论正酣之时,那封信也正由六部传到御史台,再经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最后终于又传向前面,回到了枢府这里。

  恰巧此时李洪义对文武双方引经据典的辩论,听的是毫无头绪,百无聊赖中便顺手接过了那封信。然而就在他接过信的那一瞬间,一种熟悉的感觉迎面扑来,他第一眼就认出了上面的字迹,那句话也就脱口而出。

  李洪义话音刚落,裴绍钧、董祈明、彭源平、倪泓羽等人齐刷刷转头,像看傻子一样看着李洪义,心说你一个武将,见过几回丞相的字,哪来的自信出言指认?而孙敕、皇帝和高巍,所有知道内情的人则是紧张地看着李洪义,生怕他想起点什么。

  毕竟邵安与李洪义,二人年少时形影不离。他日日看着邵安写字,深深了解邵安的字体形态、运笔走势。要说谁最熟悉邵安的字迹,不是皇上,不是张三,而是李洪义。

  董祈明作为书法大家,居然被一个不通文墨的粗人反驳,一时不忿,率先开口道:“李将军如何认出这是邵相的笔迹,可否具体指点一二?”

  “这个……”李洪义看着手中的信,急地直挠头。虽然他很熟悉邵安的字,但要具体说明字的特点,还真是难倒了他。

  众人了然一笑,有人不屑道:“连个所以然都说不出,可见将军所言不实。”

  “我没撒谎,这就是邵相的字。”李洪义愤然道。他低头仔细寻找着蛛丝马迹,没想到真被他找出了一处。李洪义兴奋地指着信纸,“看,他这笔捺,用点代替。还有这、这里的撇也是。”

  董祈明一看的确如此,不熟悉邵安字迹的人,还真发现不了这点小规律。不过他更奇怪的是,李洪义如何得知邵安这些小习惯的。

  “以点代捺,以撇代点,不过是为了笔画连贯而已,这在行书中很常见。”孙敕强行辩解道。这种说法骗骗李洪义还行,却不能让懂行的书法大家信服。

  于是彭源平帮腔道:“将军身为武将,与文官鲜有交流,更无文书上的往来。不知将军如何认定,这就是邵相所写呢?”

  李洪义虽然没法证明自己的观点,但依然坚定不移的说道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