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7【祥符文会之一】_民国之文豪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刚刚踏进文坛的小青年之手。”

  苏雪林笑道:“我就是适之先生口中的小青年。那时家里逼婚逼得厉害,我又死活不愿屈服于包办婚姻,就伙同黄英(庐隐)一起离开安庆,悄悄跑到北女师去读书。当时的北女师真是大学者云集,有胡适先生、李大钊先生、周作人先生、陈衡哲先生。我创作的第一个短篇小说就是‘速写体’,现在想想真够糗的,那哪是小说啊,顶多算一篇还过得去的随笔。”

  苏雪林故意不提鲁迅,这恨意够深刻的。

  郁达夫估计是盘腿坐着不舒服,一条腿继续盘着,另一条腿换成直立的姿势,手臂搭在膝盖上说:“小说的创作,最开始侧重于解剖个人的心理,描述个人的遭遇。但在这几年,开始转向于描写集体和集团,‘速写体’小说也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集团化’、‘集体化’和‘群像化’的创作已经成为大势所趋。‘速写体’小说为什么能够流行起来,很大原因是它能够承载这种创作任务。”

  沈从文笑着补充说:“郁先生说得虽然在理,但站在普通作者的角度来看,我认为‘速写体’的兴起,主要还是在于它有市场。越来越多的刊物,需要刊登篇幅短小的作品,只要创作出一篇合格的‘速写体’小说,就肯定能够拿到稿费。长篇小说和传统短篇小说则不然,一是不容易刊登,二是容易被当局封杀。如此情况之下,大多数普通作者,自然会选择‘速写体’这种形式,因为它来钱快、没风险。”

  这话说得够实在,引来众人心照不宣的笑声。

  王文伯问道:“周先生怎么看?”

  “我很同意诸位先生的看法,但是,”周赫煊说着突然语气变强,“我认为‘速写体’流行的真正原因,是如今文学创作的背景和目的发生了改变。”

  “请明诚细说。”林徽因笑道。

  周赫煊阐述道:“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目标,是打倒旧文化、旧思想,传播新文化、新思想。以鲁迅先生为代表的‘为人生派’,着重描述社会现实问题,是对旧文化、旧思想的批判;而以郁达夫先生为代表的‘为艺术派’,则向往自我解放和实现个人价值,是对新文化、新思想的追求。这两派看似水火不容,其实创作目标是一致的,只不过一个寻求‘破旧’,另一个寻求‘立新’。”

  众人都微微点头,显然很赞成周赫煊的说法。

  周赫煊继续道:“而现在呢,军阀混战已经基本结束,新文化、新思想也深入人心,五四新文化运动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所以,在1927年以后,中国作家的创作目标就开始改变了,刚开始是反对独裁、追求民主。而直到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内而外,变成中国和日本两个国家的矛盾。所以,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