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4章 卖布女_最后一个唐朝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避开这些流民,李晔一行加快了速度。

  是夜,一行人随便找了个小客栈休息,身份提前伪造好了,不用担心。

  既然打着行商的名头,当然就得有行商的样子,吃喝住行都不能太过挑剔,柳璨很担心李晔吃不消,但李晔反过来却担心他们受不了苦。

  结果一问,随从都是卑鄙武人,什么苦都能忍一忍,柳璨虽是出自河东柳氏高门,但家道早已中落,年少读书的时候吃了很多苦。

  据柳璨说,他父亲早年病逝,七八岁起就跟母亲相依为命,娘儿俩靠卖柴编灯笼为生,等到年岁稍大一些,柳璨就寄工到寺院里,蹭和尚们的饭吃。

  和尚们看他是柳公权后人,一开始倒没说什么,等到时间长了,和尚们就心生厌倦,有一回故意把饭点提前,等柳璨听到钟声赶去吃饭时,僧侣早已散尽。

  “那时候心中真是悲愤,恨这些和尚冷漠刻薄,也恨自己不争气,不但受人白眼,还堕了列祖列宗名声,在寺院墙上题了一首诗就走了,从此也再没进过庙。”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登上了进士第,从河东到长安,二十四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如梦一场,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团聚过……”

  昏暗的房间里,柳璨回忆起曾经的点点滴滴,眼圈红红的。

  李晔默默听着,想说些什么话安慰,但却不知道说什么,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针没扎到自己身上,就不知道有多疼,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在人间,有谁活着不像是一场炼狱。

  柳璨用袖子擦去眼泪,总结陈词道:“在安平寺四年的耕读乞食生涯,让我认识到了这些和尚的真面目,口口声声慈悲为怀,其实个个都是冷酷心肠。”

  高克礼深有同感,附和道:“别看这些秃驴舌灿莲花,其实不过是在想办法骗取善男信女施舍,不事生产却坐拥千百亩田地,实在是可恶的很!”

  李晔笑笑,问高克礼道:“你也在寺庙里住过?”

  “奴婢小的时候,一家人都给庙里的和尚种地,经常被秃驴毒打。”

  高克礼语气愤愤,说着又撩起袖子露出几条疤痕给众人看,声音哽咽道:“这都是被那几个秃驴打的,如果不是奴婢从小身体好,早就被打死累死了……”

  李晔感慨道:“众生拜念佛号,道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但奈何桥度不了奈何,恶人等佛恩典,善人求佛睁眼,信徒问佛在哪里,僧侣说佛在心里,如今这个乱世,救苦救难的神佛却不显灵,先圣说国有五蠹,我看还得再算上和尚与道士。”

  瞥见柳璨欲言又止的样子,李晔补充道:“非是要再来一次法难,如今这个形势,朝廷大搞一刀切的政策也是不行的,有道是国情决定国策,这事还得看着来。”

  柳璨拱手道:“请公子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