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二章:明察秋毫_锦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啊,先皇在的时候,也常常有此感慨,毕竟……天子君威四海,哪一个不是对皇帝又敬又畏,谁不是在皇帝面前忠心耿耿呢。正因为如此,做皇帝的,才需要做到明察秋毫,因为只有如此,才可明辨忠奸,这不是哀家这宫中妇人可以参预的事,需陛下自己琢磨。”

  “明察秋毫才可以明辨忠奸……”天启皇帝当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只是王太妃又提起来,似乎对他颇有点拨。

  随即,他颔首:“朕知道了。”

  …………

  京城里,从韩林的奏疏出来之后,张家又成了话题的中心。

  毕竟这天下,虽有许多的饿殍,可京城的人大抵还是勉强能吃饱的。

  人吃饱了,就得找点事做。

  那张家的布,才卖了几日,本来价格就低廉,可听说……居然挂了牌子,又要搞促销了。

  价格又降三文,持续三个月。

  这消息一出,京城又震动了。

  这就等同于发鸡蛋,虽然鸡蛋不值几个钱,可一想到能占到那该死的锦衣卫便宜,人们的热情便点燃了。

  “张家可不是什么好人,你没见那御史弹劾吗,罗列了五条大罪,平日里仗着势力,到处欺压咱们百姓,走,将他家的店买到关张去。”

  “我听说,这张静一,和九千岁有一腿……”

  “嘘,可不要乱说话,想死吗?”

  这张家的铺子,现在人流如织,人们踏破了门槛,大摆长龙。

  而张家人是雇不起伙计的。

  本着张家已经欠了一大屁股债,怀着能省一点是一点的精神,邓健和王程只好亲自代劳。

  这两个家伙,大抵是一副亲人们,别买啦,再买我家静一要去卖PIGU啦的表情,如丧考妣的,这反而让人解恨了。

  于是那些平日里受了厂卫欺负的,都一拥而上来买。

  张静一看着销量节节攀高,这棉布已是供不应求,一时也是懵逼。

  他倒是想过不少买家是来占便宜的。

  却不曾想过,人家是奔着收拾他锦衣卫来买布的。

  后者最大的特征就是,这些人其实并不穿棉布,因为许多都是官宦人家,人家是穿丝绸的,这些达官贵人们,居然也派下人来采买,而且买的不少。

  “卧槽,名声居然这样臭?”

  张静一痛并快乐。

  倒是唯一让张静一无语的是,这几日,皇帝的心情都不好,和他也极少说话。

  虽然还是和颜悦色,但是张静一总觉得,那御史上的奏疏令陛下心里,是颇有些不痛快的。

  因此很多时候,张静一当值时站在一旁,而天启皇帝只是默默的批阅奏疏,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这一日,张静一继续当值。

  天启皇帝又依旧低头批阅着奏疏。

  可捡起一份奏疏的时候,天启皇帝突然勃然大怒,狠狠将奏疏摔在地上,厉声道:“叫魏伴伴……叫魏伴伴来!”

  这一声令下。

  魏忠贤得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