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二十八章:一本万利_锦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明朝的士大夫,总还不至像清末那般,完全泥古不化。

  倒不是因为他们想象力更丰富,而是因为,这蒸汽机车是大明制出来的,大家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玩意能带来什么影响。

  可清末不同,人家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国门,被按在地上一顿暴打,又是割地又是赔款,天然对于带来铁路的人带有一种不信任感,自然而然,会产生各种的疑虑。

  蒸汽车沿着铁轨,一路嘶鸣,最后……沿着这一段环形的铁路线,又回到了原点。

  那跨齿跨齿的声音,终于停下,车厢也不再抖动了,众人只觉得自己的身子麻了,于是都匆匆忙忙地下车。

  待下了车,才见这一长串的铁壳子,是卧在铁轨上的。

  张静一便又耐心地和天启皇帝讲解起原理,还有制造的问题。

  若是其他天子,只怕听了也是两眼一抹黑,好在天启皇帝对于构造这玩意,本就精通,见了实物,再讲解之下,便一下子都明白了。

  此时,天启皇帝又问出了一个专业问题:“这样说来,要让它走,还得铺路?”

  张静一老实地道:“当然。”

  天启皇帝诧异道:“这样的铁……铺下去,得耗费多少银子?”

  张静一道:“现在很昂贵,可一旦大规模的铺设,大造钢炉的情况之下,却也能慢慢将价格压下来……”

  于是天启皇帝便问:“你这一里花了多少银子?”

  “不贵,四万五千三百两。”

  天启皇帝差点要跳起来了,瞪大了眼睛道:“就这一里的铁轨?”

  “是。”

  这些年来,铁价其实已经低了不少,一方面是钢铁的冶炼和生产降低了不少成本,再加上为了锻造武器,所以张家建了不少的钢铁作坊。

  可即便如此,对于这个时代的天启皇帝而言,也是无法接受的。

  太贵了。

  一里地,就是四万五千多两银子,这若是十里百里千里呢?

  其实张静一也觉得贵了。

  要知道,中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两百公里的距离,大抵也只是花费了六百九十万两银子,其中还包括了购置蒸汽机的开销。

  再者,在这个时代的白银,是比清末民初时要更保值一些的。

  不过张静一也没办法,因为这铁路没有前人和国外可以借鉴,将来真要修,还不知要克服多少难关呢!

  而且钢材……也需从无到有进行冶炼,还有大量的人力需要培训。

  未来张静一当然完全可以做到,将成本干到京张铁路的一万七千两纹银以下,甚至一万两白银出头都有可能,毕竟这是比较原始的铁路轨道,和现代人所想象中的铁路轨道而言,当真是单纯的铺铁而已。

  可至少眼下,张静一也只能硬着头皮来。

  于是张静一道:“陛下……且不说,以后可以降低成本,最重要的是,这铁路一修,便是黄金万两啊。”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