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章_封神,老子要上封神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拍着桌案,看着比干的表情充满了欣赏。

  比干可没有被帝乙的兴奋劲给感染,反而心里摇头叹息,默默无言,只因身为人族却不能掌握人族的命运。

  堂堂殷商灭亡竟是因为天庭需要封神而引出的圣人教派之争,被当做了博弈的战场而已。

  望着那辉煌的宫殿以及繁杂热闹的街道,他竟有种颓废的无力感,好像他无论在殷商做出什么,都无法改变灭亡的结局。

  这……似乎很是绝望。

  此刻他又想到了封神前期的纣王,杀东伯侯姜桓楚,斩南伯侯鄂崇禹,囚西伯侯姬昌,收北伯侯崇侯虎,是否也有过削藩诸侯聚拢气运的想法?

  可他好像失败了。

  “王弟,王弟,你怎么了?”帝乙站起身来,疑惑的摇晃比干。

  “臣弟只是想起了一些不好的事。”比干想了想回答道,毕竟他也不能说,陛下降了吧,圣人老爷想要灭你的殷商。

  帝乙若有所思,却突然也沉默片刻,冷静下来道:

  “削番诸侯,中央集权,确实是一个可以从根本上强大殷商,平定北海的办法,可是……削藩必定会引起那些诸侯的叛乱,那时战争将不可控制。”

  没错削藩是个技术活,风险系数极高,因为那些诸侯都有军队,且对封地具有统治权,有一定的人力财力和殷商进行对抗。

  毕竟你想中央集权,但这些诸侯会愿意吗?这個问题只有一个答案:就是不愿意,因为这是他们的既得利益。

  你说一个王侯他拥有这么多既得利益,谁心甘情愿把它供奉出去,就是阿猫,阿狗嘴巴里一条鱼,一块骨头,你也夺它不走。

  一个诸侯,一个国王的既得利益,你拿走就拿走了,不造反才怪,

  而一旦联合反叛起来,往往会发生削藩失败的情况,即使不失败,削藩也往往会引发战争,对殷商造成重大的损失。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前世汉景帝削藩造成了七国之乱;建文帝削藩导致了靖难之役,最终丢了皇位,自己也下落不明;康熙削三藩,造成三藩之乱,半个国家陷入战争,康熙吓得差点逃回关外。

  所以比干道:“对付这些诸侯不能急,而要缓缓图之,削侯,改制最后的目的无非中央集权。”

  “为防各路诸侯反对强烈,首先可以颁布酎金律,附益之法,私出界罪试探诸侯态度,使他们不能随意越过封国的疆界,不能随意结交朝臣。”

  “除此之外还有更加温和的推恩之法,趁机削弱各个封国的实力,慢慢蚕食领地,进行分割。”

  帝乙沉吟半晌依旧表情沉重,静静的听着比干分析。

  比干知道,如果他让殷商做出改变或许没有太多希望,但不做,封神开始必定灭亡,他继续道。

  “殷商想要削弱这些诸侯,最关键之处便是需要有强大的实力,足以平定天下的实力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