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8章 一念之仁_陈旭杏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马屁。

  江氏一族,皆都信奉儒学,家中子弟皆都从小跟随儒学名士学习儒家治国理念。

  但儒学虽然是最大的显学流派,但却不太受始皇帝待见,可以说战国时期儒学在其他六国都可以混的如鱼得水,但唯独在秦国混不开,从商鞅变法开始,秦国便在法家治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与其他国家完全就尿不到一壶,而也正是凭借法家的严苛法令,秦国逐渐富强崛起,最终把六国逐一吞并。

  虽然法家如今在大秦一家独大,但儒学的影响力还是非常强大,当今左相李斯就是儒家大贤荀况的学生,虽然学歪了,但不得不承认儒家还是当今天下第一大学派,地位无人可以撼动,就连秦始皇都有心无力。

  而儒家的理念就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在儒家学派的眼中,重视民生与否才是评判一个帝王好不好的唯一标准,得到民心就能当天子,得到天子喜欢的就能当国君,得到国君喜欢的就能当大夫。

  所以后世儒家有一句话叫做得民心者得天下就是由此而来。

  江氏一族因为重儒学,与大秦推行的法家理念一直不和,因此地位也一直上不去,只能排在三流,当初混的最好的就是老二江璞,在太原当郡守,江珩和江北亭也信奉儒学,因此官位也一直不高不低,江北亭混到四十多岁了才补缺当上一个县令。

  县令在普通人眼中就是绝对的大官了,但在咸阳满朝文武公卿的眼中,只能算是刚刚入门,不能得到皇帝的认可,说不定一辈子就只能当县令,而且还不能出错。

  但这次在宛城冉颡袭击皇帝行辕,南阳郡守马伯渊被革职,皇帝心情不好随便问了几句,直接就把雉县县令江北亭提拔代任了南阳郡郡守之职。

  这个变化对于江氏一族来说,不啻于天上掉下的一个大馅饼,一下就把江珩砸的差点儿幸福的晕过去。

  如今的江氏,一个中车府令,两个太守还有一个右更武职都尉,绝对已经跻身一流公卿势力。

  而眼下,皇帝又突然一改往日不注重民生的态度,要赦免灾区粮税徭役,这对于信奉儒家治国理念的江珩来说,无异于又是一个破天荒的好消息。

  皇帝的命令很快通过禁军和随行的谒者手持皇帝谕令,由江珩盖上皇帝玉玺宝印之后迅速通传去出去。

  三天后,巡游车队到达浙江(注一下:这个浙江指的是一条河,而不是后世说的浙江省,当然,两者是有联系的。),而此时,整个会稽郡都已经接到皇帝谕令,灾区免夏秋粮税和徭役,顿时沿途无数灾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