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75章 存在即合理_陈旭杏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样精耕细作的农业才能更快发展,让交通更加便利,商业也才能更快的发展,只有农商并举才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基础。

  而这座大桥虽然在后世看来只不过是一条小河上的一座不起眼的水泥桥罢了,但在眼下所有人看来,那就是一座堪称奇迹的大桥。

  而且在这个没有汽车没有起重机没有铲车和挖掘机的时代,所有工程都全靠人工堆出来,一沙一石都来之不易,恐怕光是筛选沙石就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何况还要烧制如此多的水泥,假如要用十万斤水泥,合计二十五吨,那么沙子石子分别要用到水泥的二倍和六倍的样子,这是在修建用泳池和水塔的时候匠工在陈旭的指导下反复试验配比出来,比较节省水泥,而干透之后混凝土强度也非常高,那么砂子和石子分别就是三十七吨和七十五吨的样子。

  剩下的大头就是粗细不等的钢筋,眼下钢筋都是低碳钢,抗拉性能也不错,虽然采用了热拔方式,但因为没有大型和安全运转钢铁汁水的设备和方法,因此制造的钢筋长度最长的不过五丈,因此使用中浪费比较严重,这座大桥估计至少要用到数十吨的钢筋。

  虽然这些在有修桥的打算开始陈旭就已经大致在心里计算过了,但眼下正式立项准备修建大桥,顿时觉得有些心底惴惴不安,数十吨钢材看似不多,但在这个没有任何机械设备的时代,全靠工奴用手和锄头开采矿石,然后一筐一筐背出矿坑,然后一车差不多三百公斤送到炼铁厂,其中还要耗费大量的煤石,一炉也不过能够冶炼两百多公斤,而且生铁还需要二次冶炼除碳变成低碳钢铁增加韧性,然后还要用人力马车上千里运送到咸阳来,这其中不知道又要累死多少人,又会有多少人生病受伤……

  妈个鸡的,老子是不是最近吃饱了撑的!

  一想起修一座桥要耗费如此多的材料,还要耗费如此多的人力物力,陈旭就有些头皮发炸,感觉自己在造孽,还不如在家泡在泳池里吃着冰粉看着一群湿身的小侍女悠闲玩耍自在。

  张苍成为了渭河大桥工程指挥部的总工,又开始召集科学院精通水利和架桥修路的匠工和匠吏开始筹备工程勘测队,而且还让赵擎联络工部、少府和内史府署衙派遣官吏协同处理乱七八糟的事情。

  而陈旭安排完修桥的事之后,坐上马车摇摇晃晃去了报馆。

  前几日内史府通报,嫪毐在城西七八里外的那处别院已经完全修缮完毕,撰史馆和书局的办公场所包括办公桌椅也全部都准备齐全,眼下只需要招贤纳士把人员召集起来就可以正式开工了。

  其实比之撰史馆和书局更早完工的是印刷厂,位置也是在嫪毐的别院西侧。

  那里原来是马厩所在地,但占地却异常宽敞,陈旭去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