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三十九章 远征、远征_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蒋介石来说,将宋雨航派往其主动提议的海外战最好的解决方案,无论从哪一点考虑,蒋介石都决定要全力促成此事,毕竟中国远征军作为中国国民政府的武装力量所获得的一切胜利都离不开他这位运筹帷幄委员长。

  远在大西洋彼岸的罗斯福在接到蒋介石电报的时候正在接受私人医生摩莉丝检查身体,对于自己已经刻不容缓的健康情况罗斯福已知自己时日无多,但是眼下德军正在肆虐欧洲,日军在太平洋虽然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但是距离决定性胜利还为时尚早,瓜达尔卡纳尔群岛的大血战让罗斯福对于未来将要频频发生的太平洋岛屿登陆战心存余悸。

  美国年轻的鲜血可以为了维护自由世界的权力与义务去流淌去挥洒,但是这一流淌和挥洒是有限度的,美国民众的承受力决定了到底有多少鲜血可以流淌,有多少美国青年的生命可供牺牲,胜利是需要牺牲作为祭品的,贡献祭品的权力就掌握在自己手中,已经意识到自己生命无多的罗斯福则更为重视生命。

  罗斯福将印度与中国反复比较,蒋介石的提议无令他十分动心,很显然,美国政府正在尽力解决日本问题之后在集中力量在欧洲队德国做出战略反击,尽快的击垮日本,从全球大战略上对德国形成大包围,蒋介石提及中国远征军以印度加尔各答作为物资、培训、转运基地,加入太平洋战场的提议让他十分动心,更让他动心的是蒋介石大总统表达出了再时际成熟时愿意派遣部队加入欧洲战场承担更多责任的愿望。

  一边是英国的印度利益,一边则是中国政府的意愿,用二百亿美元的代价换取中国政府最为精锐的远征军立即加入太平洋战场,一联想到源源不断的中国远征军在接受美式武器训练之后,在美国海空军的全力支援下攻城略地直至进攻日本本土,然后大军会师欧洲样一支生力大军会带给欧洲战争一个怎样的变数?

  这个美好的前令得罗斯福心动不已!但是罗斯福知道首先要做的是说服伦敦的那个刻薄的胖子丘吉尔,印度已经是大英帝国最后一块具有战略意义的殖民地了,很显然英国人也已经意识到了,经过了战场之后们很难在将自己的统治恢复到战前的水平了,对于这个在日益进步,要求民主、自由、和平为主题的时代民地已经失去了它所生存的大环境和存在的意义。

  如果一个民族想奴役另个民族,或是一个国家想压迫另外一个国家,所采取的方式必须进行改变,时代在进步果死抱着旧的方式那么必定也要同就时代一样被淘汰。

  罗斯福在给吉尔的电报中叙述了自己的看法,如同炉前讲话一般,罗斯福完全是用一种探讨的方式和感觉再和丘吉尔探讨一件与其毫不相干的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