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2章 仙女座星系有没有仙女_攀科技真的好难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安装问题都需要思之再思。

  陆羽之所以让薛皓远试试国内生产厂家的传感器,不仅仅出于支持的想法,也是为了规避风险,公司正常的商业抉择。

  现在的贸易大环境如此,白头鹰越来越无耻,可以说得上无所不用其极,毫无底线可言,正在破坏原有的体系。

  以后公司推出普通家用机器人和外骨骼,如果采用的都是国外的传感器,太不明智。

  最起码,得有一个备用方案。

  但国内的传感器和芯片领域差不多,能做的,大部分都是低端产品,尖端产品差距不小。

  还不止是性能差一点的问题,目前国内的传感器产品大约有6000多种,而国外是多达20000多种。

  有些传感器,只能从国外买,想要差一点性能的都没有,能怎么办?

  尤其是近些年来,数字化、智能化、微型化的传感器,国内更是严重短缺,大量依赖进口。

  有少数厂家能生产部分,但产能和性能始终跟不上庞大的市场需求。

  ……

  市场大环境、产业大环境、贸易大环境如此,陆羽能做的,也只有让自己公司和公司的项目,尽可能的使用国内厂家的产品。

  至于说研发先进传感器生产技术,然后授权给国内厂家,全面提高传感器行业技术水平,陆羽表示现在小桑河的重心不在这方面,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

  何况传感器同属半导体行业,制造一个高精度高性能传感器,需要从原材料制取、制造工艺这些方面全方位入手,哪一个环节落后都会影响传感器最终的性能。

  不像收音机的天线,加大加粗加长就可以了。

  那么多产业链的事,仅凭一个人,怕是要把老牛累死在田里。

  市场,才是最好的推进剂。

  等普通家用机器人或者外胳骨技术成熟,能大规模投入商用,为了进入供应链体系,这些生产厂家自然会想办法提高技术,提高产品性能。

  人都是逼出来的,有时候不逼自己一下,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

  等,拿,靠,从来不是技术进步的推力。

  在科研上,拿来主义更是要不得。

  陆羽在办公室处理了一会儿工作邮件,起身出门。

  有一段时间没去看各个材料研究项目,对他们现在的研究进度,有点好奇和期待。

  在头脑风暴打破固有思维的活动下,加上之前自己也有过或多或少的暗示,专利倒是每天都在申请,实验数据也在不断累积,但材料领域重大突破,似乎暂时还看不到影子。

  这有点不应该,陆羽边走边琢磨,是不是哪里出了什么问题。

  ……

  对有些材料研究项目,陆羽印象相当深刻。

  比如朱俞烽团队的碳复合物,当时意外发现这种材料的时候,还让研究过钙钛矿的任成鸿配合,旨在提高光伏发电效率。

  再比如对固态电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