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0章 浅谈材料现状_攀科技真的好难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成功的重要功臣之一,就是华夏二重生产的国际最大的8万吨级模锻液压机。

  只是其中的高压柱塞泵进口的是灯塔国的产品。

  几十台柱塞泵靠电动机,把液压油加压后,推动油缸产生8万吨锻打压力。

  再比如坦克的履带行走,依靠的是内燃机带动液压泵,让油液经由阀门控制,通过油管输出,驱动马达变成旋转运动,带动履带行走。

  国内的坦克、装甲车等军工机械,有一部分也是使用的进口高压柱塞泵。

  而这些进口的液压泵,更换和维修,都会受到国外公司供货周期和提供服务的限制。

  ……

  这只是基础材料和工业落后的冰山一角。

  国内的材料制造业,与灯塔国相比,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尤其是高端材料制造。

  在传统金属材料上,我们和普鲁士、霓虹国这两个传统材料强国间也有不小的差距。

  但是好玩的是,国内科研人员近十年来,在AM、AFM、EES、JACS等世界知名材料领域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文章数不胜数。

  据统计,2015年,国内研究者每发表十篇高水平英文论文中,就有一篇来自材料科学领域。

  从2006年开始,国内研究者发表的材料科学领域论文数量,就已经大大超过了灯塔国。

  到如今,这一数字又增涨了近两倍。

  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恐怕都让任何一个国家汗颜。

  ……

  还有一个好玩的现象。

  一方面国内的材料工业目前水平还比较差,正是需要大量有志青年和人才的时候。

  另一方面,某乎等青年学生扎堆的网络论坛上,劝退“伪化生”的回答层出不穷。

  材料学科就是劝退的重灾区。

  其实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也有迹可循,就是国内繁荣的材料研究背后,并没有支撑起相应体量的工业应用。

  在这种情况下,大学发表的材料论文和培养的人才越多,就业的形势就越严峻,待遇也就越差。

  这和国内“重科研、轻应用”的学科发展思路,密切相关。

  在多发论文、发好论文的思想下,国内科研人员更热衷于研究新奇材料。

  这些成果,很可能几十年内都难以进行工业应用。

  在国际学术期刊主编的影响下,国内材料科研人员热心于研究国外的学术热点。

  而相反,研究传统的国内急需的材料问题,很难发表高质量的英文论文。

  而且投入的科研经费甚至还要更多。

  ……

  这差不多就是国内材料科学研究的现状。

  不过虽然有不足,有落后,但是也有部分领先、部分并跑的材料。

  这部分领先的,几乎都是新材料。

  由于太过先进,一般都是没有曝光,或者对外禁运。

  比如国内能量产的主动隐身材料“超材料”,据外媒称,将来或用于国内的隐身战斗机。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