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一十七章 成功人士_至高权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用去了大部分,再加上补发全县公务人员的工资,已经所剩不多了。

  在张宁的感慨中,赵瑞金说出了找张宁过来谈话的用意。

  赵瑞金向张宁详细了解了财政局的现状。

  之后,又向张宁询问了最近几年,宁县各个乡镇提留款的完成情况。

  听取了张宁的汇报,赵瑞金无奈的摇了摇头。

  让张宁离开后,赵瑞金点上一支烟,开始了习惯性的思考。

  目前,财政局的帐面上,只有不到二百万的款项。这点资金,根本无法支撑赵瑞金接下来想要推行的几项工作。

  至于各个乡镇往年的提留款完成情况,更是令赵瑞金感觉失望。

  全县将近五十万的农业人口,但最近几年,平均每年只收上来2多万的提留款,平均到人头上,每个人还不到块。

  这种情况。距离全县实际应该完成的征收任务,差了十万八千里,连六分之一都没有达到。

  完成最好的乡镇,几年平均下来,也不过是勉强达到百分之三十而已。最差的乡镇,真正连百分之十都没有达到。

  这种壮况,与昌县相比,差距实在是太大了。赵瑞金在担任昌县副县长期间,即使是完成情况最差的乡镇。也基本上会达到百分之四十以上。

  作为在财政收入上基本依靠提留款的两个县,两者相比,之间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反映在财政收入上,那就是相差了若干倍。

  如果今年的宁县提留款征收情况。仍然是以前的状况,赵瑞金计划中的几项工作只能无限期的拖延。

  毕竟,他不是神仙,之前,能够弄到五千万的资金。他已经把能想到的办法基本都用尽了。

  宁县没有第二个马老五,也没有第二个清平镇,更没有除煤矿之外其它能换钱的资源。

  至于已经初见成效的物流产业,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对财政提供多大支持的,那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杀鸡取卵的事情,赵瑞金是不会考虑的。

  如今,摆在他面前的生财之道,似乎只有在提留款上想办法。

  思绪进行到这里,赵瑞金叹了一口气。

  他发现。从政几年以来,他无论处于哪个位置上,都摆脱不了征收提留款这项他已经有些厌倦了的工作。

  作为农民出身的干部,赵瑞金知道农民的那点收入,几乎都是靠着土里刨食。累死累活的血汗钱。

  从心理上,他真的不想打农民们的主意,但是他知道,这种想法也只能是想想罢了。他只能和所有农民们一样,等着进入新世纪的时候。国家取消农业税的那一天。

  也许过个两、三年,当宁县的经济足够发达之后,他虽然无权而且也不会冒着政治风险取消农民们的提留款,但他会通过别的渠道给农民们做一些补偿。

  但眼下,为了大局考虑,为了宁县的发展,他必须要狠下心来,不但要坚决征收提留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