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八章 楼公子的第一枪_覆明从海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有我会钻,陈福和金三儿两人都不会。”

  “那你尽快把制造铳管的技术教给他们,然后人手方面,我会想办法。军械组要扩大,至少要保证每月出十支燧发火枪,也就是十支铳管。我会先派二十个营兵过来跟着你们学打铁,到时候便分工进行,一部分人专门负责打制铁棒,一部分人专门钻铳管,一部分人负责其他零部件,分工协作,最后交给专人组装。你们看有没有什么不合适的?”李祥宝看向楼滨和刘世裕道。

  “如此甚好,我楼家也能派出人手来帮忙,大人只要管他们饭就行!”楼滨赞成道。

  “管饭是肯定的,除此之外,百姓无论男女,肯来做工的,学徒期每月五钱银子,出师后月银一两,做的好了,二两、三两、五两都是有的。到时候麻烦楼兄传达到村里。”李祥宝道。

  “刘组长,你的意见呢?”

  李祥宝看向刘世裕,对方面露难色,显然有话想说。

  “大……大人,若是收一两个徒弟还好,小老儿还能教,多了小老儿便教不了了……”刘世裕看着李祥宝脸色,不自然的道。

  李祥宝怪道:“刘大人只需要教给他们怎么做就好,一个人是教,五个人也是教,到时您教出来徒弟后,徒弟再收徒弟,就不必您亲自动手了,刘大人是有难处吗?”

  刘世裕吞吞吐吐道:“大人……这造火铳的手艺是小老儿祖传的,我们家世代靠手艺吃饭,若是都会了这手艺,以后……就吃不上饭了……”

  李祥宝恍然,原来是中国传统手工艺者“不传外人”的“传统”。和传男不传女一样,旧社会社会状况相对稳定,有一门手艺就意味着有了铁饭碗,手艺人在哪里都饿不死。因此有手艺的人往往都要藏私,连亲生女儿都不传授,担心女儿嫁出去手艺流入别人家里,从而使自己没有了竞争优势,也就“不值钱”了。

  因此往往旧社会学艺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经历种种考验的,往往要给师傅免费打工几年,挨打挨骂是常事,倒贴钱的也不罕见,就这还不一定能学到真本事。

  哪像是后世生产力发展,信息爆炸,各种被封闭的技艺得以曝光,想学什么技术,打开搜索引擎便能学到,学习成了一件成本很低的事情。

  而在古代,往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更不要说像是李祥宝这样,学徒还要给月钱的。

  就算是不给钱不管饭,只要能学手艺,怕是都有一大群人等着来做工。

  但这种情况在这个农业社会不是一时半会能改变的,只能妥协,否则就算强行逼着刘世裕传授,对方大概率也不会用心,或者干脆藏起来一部分。

  想了想,李祥宝道:“刘组长,你看这样如何,只要您肯传授技艺,您所教的徒弟以后每月的月钱扣除十分之一给您,徒弟再收的徒弟,每月的月钱也扣出三十分之一给您。这样一来,您收的徒弟越多,徒弟收的徒弟越多,您所拿到的银子也就越多,也就不用担心技艺传出去会不值钱的的问题了。您看这样如何?”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