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4章 踏踏实实_这世界危在旦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库,是十多年前阿富汗政府军留下的,‘塔利班’占领喀布尔后似乎完全没管。

  仓库打开,里头全是当年苏联援助的装备,大多都是坏的,但只要有零配件就能维修。这可以省很多钱。”

  修械厂尚未建好,但从外观看是个简易的跨梁式工棚,顶多是遮风避雨。老李苦笑不已,暗想‘圣光’真是抠门抠到家了,连个像样的房子都懒得盖。

  阿富汗的电力供应几乎是空白,全国只有百分之五的人口能得到电力供应。喀布尔的供电靠从乌兹别克斯坦拉来的输电线,以及喀布尔河上两座小水电站。

  ‘塔利班’撤离时,炸毁了市郊的配电站和输电塔,要靠‘圣光’运来设备进行维修。

  哈萨克小伙说道:“这些全部算在八千万美元的货款当中,属于‘圣光’垫资恢复喀布尔的城市功能。”

  正聊天间,修械厂工地的几盏灯泡忽然亮了。哈萨克小伙开心的笑道:“应该是Mahipar水电站的线路修好了,听说后续还要扩容。

  此外‘北方联盟’想把喀布尔西面省份的石油勘探开采权进行拍卖,他们想卖高点价格,但目前除了‘圣光’好像没有别的买家。”

  阿富汗有石油么?还真有。

  原历史的2011年,中石油就跑去勘探了,探明储量三十八亿桶,决定跟阿政府三七分,自己只得‘三’。

  现在‘圣光’手里有具体的钻井位置,开发难度和成本大大降低,面对的是弱势的‘北方联盟’——周总裁的意思是要拿走‘七成’,马苏德还在挣扎。

  现代社会,有了电力和石油供应才有一切发展的基础,老李等人才能把工作进行下去。在四百五十公里外的坎大哈,卡赫维奇也面临缺电缺油的状况。

  坎大哈之前靠伊朗供电,城内只有些许柴油发电机保障政府办公。但‘塔利班’夺权后抗拒除武器外的任何现代工业文明,他们自己把供电设施给切断了。

  卡赫维奇带着‘兄弟会’提供的军援赶来,愣是发现这鬼地方居然没有电。太阳下山,除了柴油发电机供电的要害区域,城里几乎完全一抹黑。

  这没电可不行啊!

  卡赫维奇想跟‘塔利班’首领讨论恢复电力供应,结果得知伊朗拒绝恢复供电。哪怕圣战者威胁要把供电设备全部炸掉,对方也不答应。

  等等......这是什么逻辑?

  炸自己的供电设备来威胁别人?

  没错,‘塔利班’真是这么想的。

  得知此事后,卡赫维奇真是想一头撞死。他真是低估了极端主义者顽固的头脑和荒谬的想法。

  和‘塔利班’的狂妄相比,梦想建立‘大突厥斯坦’的土鸡都算踏踏实实。

  要解决坎大哈的电力供应,‘兄弟会’给的一千万美元压根不够用。卡赫维奇只能硬着头皮向‘兄弟会’再要一千万美元,用来购买大型柴油发电设备。

  ‘兄弟会’倒是痛快,觉着卡赫维奇工作还是颇有成效的,又给了一千万美元。

  但在购买设备的过程中,负责采购的巴基斯坦随从问道:“是买中国货呢?还是买印度货?”

  啊.......有什么区别吗?

  “没啥区别,就是印度货更贵些。”

  印度货还更贵?

  卡赫维奇斟酌再三,觉着不能让中国人赚自己的钱,咬咬牙决定买印度货——一分钱一分货的,印度货更贵一定有它贵的道理。

  过了三个月,‘印度货’运来了。

  卡赫维奇一看铭牌,气的差点要跳墙。他买的是印度商人转手的中国货,只有来的安装工程师是印度人。

  这还不如买中国货呢。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