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章 用吨来算_这世界危在旦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

  “现在怎么办?”侍从托马斯问道。他朝建筑低矮的街道两侧看了看,“我们总该找个落脚点吧。”

  街道上,个头矮小的日本人像老鼠般乱窜。他们见到身材高大的美国人就跟遇到猫似的,要么扭头避让,要么毕恭毕敬。

  司令部门口时刻有军车进出,美国人凑了十几个国家来维护朝鲜和平。

  克拉克牧师毫无喜色,忍痛下令道:“先回我们的船上去。”

  托马斯又问道:“要卸下我们带来的慰问物资吗?”

  “别提那些该死的物资了,该死的美国人什么都不需要。偏偏我也是个美国人。”克拉克骂了一阵,带队返回港口。

  十几号人心头抑郁,却毫无办法——美国佬的狂妄和顽固连他们自己都受不了。

  而在近一千七百公里外,同样一艘货船出现在上海外滩的码头。

  上海此刻是军管,岸上的军人很快发现了这艘不速之客。几名持枪军人靠过来,询问船只来历。

  萧金浪从舷梯下到码头,说明自己身份,“我们是一支海外华人和国际友人组成的队伍,得知朝鲜局势紧张,特意归国前来支援。”

  带队的大概是个班长,个头不高,觉着眼前这帮人的组合还真是奇特。他诧异问道:“你说你们从哪里来?”

  “我们来自世界各地。”萧金浪把周青峰拉过来,“这位是来自南洋的。”

  周青峰伸出手,用粤语打个招呼。

  萧金浪又拉来弗里茨,“这位是来自欧洲的奥地利同志。”

  弗里茨一脸的苦,没有半点高兴的表情,僵硬的跟小班长握握手。

  后头还有来自伊拉克的侯赛因,来自伊朗的鲁哈尼,来自科威特的塞伊特,来自日本的三浦。一群人都不太高兴,全是被周青峰硬拉来入伙的。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谁也别想拿周大爷当枪使,副本什么的,大家一起过。

  眼前这伙确实过半都是高鼻深目的外国人,真有种全世界人民大团结的气势。小班长兴奋的连连表示感谢,听说这帮人还弄来一千吨援助物资,更是高兴的很。

  现在是50年,信息通讯很有限。一艘外来货船出现在上海港,这倒不是什么完全不可能的事。

  船只靠岸后,巡逻的班长上报。码头方面很快拨通了市委电话,说有一支国际队伍带着物资来援助。

  这事意义非同小可,50年的上海市委立马派人过来接待。

  周青峰等人对港区不熟,只能站在码头上东张西望。

  上海解放没多久,国民党撤退时对整个城市进行大规模破坏。外港的码头边沉了很多船只,破碎的船壳木板已然腐烂,在哗哗的江水中起起伏伏。

  穿越来的货船有五千多吨,比港口任何一条幸存的船只都大。但简陋的港口连个吊机都没有,卸货全靠人力搬运。

  码头工人倒是热情,有党员主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