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章 大谋划_这世界危在旦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干部都挺不错的。”

  讲话的班副又把话题一转,“条件好了,我们的思想却麻痹了,不敢猛打猛冲。

  今天敌人几次撤退都是个大好机会,我们居然没跟上。明明可以多干掉几个敌人,却眼睁睁把他们放跑了。

  今天不打死那几个敌人,明天他们就要来打我们。

  我心里这个后悔啊,觉着对不起咱们每天吃的罐头,对不起身上厚实的冬装,对不起脚下这羊绒靴子,还有这牛皮手套。

  老蒋中央军也没这么好装备啊,咱们全身上下至少值五百大洋。过去地主大户都拿不出这么些钱。

  还有那些炮弹,小的37炮弹几十块,大的155榴弹得几百上千。为了让咱们少牺牲,毛主席可是真花钱嘞。

  咱们都是苦出身,要不是共产党,不知道会死在什么鬼地方。可今天能拿的战果没拿到,太不应该了,必须要检讨。”

  班副啰啰嗦嗦一堆话,居然把几个士兵给说哭了。

  赵眼镜低声转述,施密特完全愣住。后者不解道:“白天美军陆战七团发动了至少五次持续进攻,一次比一次猛烈。

  因为追击不够坚决,害怕敌人炮火反扑,你们的士官就要检讨?哪怕德军也不会有这样的要求。”

  “要的。不但要检讨,而且每天都要检讨,每天都要总结。”

  赵眼镜笑的既苦涩又欣慰。

  “我军建立早期经常处于装备不足,补给不足,训练不足,弹药不足的状况。

  能在极端艰苦环境始终保持战斗力和凝聚力,靠的就是从不停歇的经验总结和思想工作。

  你之前不是奇怪我们的工兵为什么学的很快么?其实我们部队都这样,必须时刻保持旺盛的学习能力,否则怎么打得过占据优势的敌人?”

  啊......这就是政委的思想工作吧?

  可那个低级士官又不是政委。

  施密特还是不理解,用德语嘀咕了一句,“这比苏联人还苏联人。”过了会,他又修改自己的判断,“不,苏联人也没这样的。”

  德国‘汉斯’不理解什么叫‘精神原子弹’。这个在后世被嘲讽的词汇,在当下却是对应现实的必须——物质条件不如敌人,就只能拼精神了。

  赵眼镜也感慨的很。

  别说前线这小小的班副,就连志司都察觉部队在鸟枪换炮后不会打仗了。

  过去大胆的穿插包围是我军杀手锏,近战夜战运动战是克敌制胜的法宝。美军总是想不通,一支轻步兵哪来的胆子朝自己纵深跑?

  可现在志愿军装备多了,机动性反而差了,没办法靠铁脚板在山野乱窜,反而开始惜命在山野跟敌人打阵地战。

  美国人倒是很乐意干这种事。

  但抛掉现代化装备又是本末倒置,所以志司已经开始在总结经验教训,摸索如何在现代化条件下的战争。

  把敌人的压力当动力,美军这块磨刀石

  请收藏:https://m.qu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